看完少走20年彎路,普通人一輩子都看不到的社會真相(刷到視頻一定不能錯過)

00:34:32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TVr7Jcva9I

Ringkasan

TLDR本视频深入探讨了社会的真相,揭示了贫富差距的根源,强调了思考和心力在财富积累中的重要性。通过卡耐基与年轻人的故事,说明了拼体力与拼脑力的不同结果,指出许多人因缺乏学习新技能而陷入贫困。视频还提到消费主义如何影响人们的财务状况,强调了思考的深度比忙碌更重要。最后,鼓励观众跳出贫穷陷阱,树立信念,努力提升自我,追求更好的生活。

Takeaways

  • 💡 社会的真相往往残酷,需做好心理准备。
  • 💪 拼体力只能维持生计,拼脑力才能成功。
  • 📚 学习新技能是摆脱贫困的关键。
  • 🛒 消费主义影响个人财务,需理性消费。
  • 🧠 思考的深度比忙碌更重要。
  • 🌱 跳出贫穷陷阱,树立信念。
  • 🚀 提升自我,追求更好的生活。
  • 🔍 认清消费陷阱,避免无节制消费。
  • 💪 心力强大,抗挫能力更强。
  • 🌟 相信自己,才能创造富有的人生。

Garis waktu

  • 00:00:00 - 00:05:00

    视频开头提到社会的真相往往残酷,强调人们的思想能力和赚钱方式对财富的影响。贫穷与富裕的差距在于拼体力、脑力和心力的不同。

  • 00:05:00 - 00:10:00

    通过卡耐基的故事,说明许多人放弃学习和成长的机会,选择短期的低级工作,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未来。

  • 00:10:00 - 00:15:00

    提到贫穷陷阱的概念,许多人在消费上大手大脚,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,导致陷入贫困。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得人们在节日中盲目消费,最终导致财务困境。

  • 00:15:00 - 00:20:00

    讨论了现代社会中,底层劳动者的收入被压榨,富人通过设计规则来维持自己的地位,贫穷的循环难以打破。

  • 00:20:00 - 00:25:00

    通过“奶头乐”理论,指出娱乐和消费的诱惑使得底层人群沉迷其中,无法自拔,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。

  • 00:25:00 - 00:34:32

    最后强调信念的重要性,只有相信自己能够成功,才能创造富有的人生。呼吁人们勤加思考,提升自我,期待未来的成功。

Tampilkan lebih banyak

Peta Pikiran

Video Tanya Jawab

  • 视频主要讲了什么?

    视频探讨了社会的真相,贫富差距的根源,以及思考和心力在财富积累中的重要性。

  • 如何才能摆脱贫困?

    通过学习新技能、提升思考深度和树立信念来跳出贫穷陷阱。

  • 消费主义对个人财务有什么影响?

    消费主义使人们容易陷入无节制消费,导致财务状况恶化。

  • 拼体力和拼脑力有什么区别?

    拼体力往往只能维持生计,而拼脑力则能带来长久的利益和成功。

  • 如何提升自己的心力?

    通过不断学习、思考和自我反省来增强心理能量。

Lihat lebih banyak ringkasan video

Dapatkan akses instan ke ringkasan video YouTube gratis yang didukung oleh AI!
Teks
zh-TW
Gulir Otomatis:
  • 00:00:00
    有緣人,我們又見面了
  • 00:00:03
    講完了人性,有聽眾又想聽我講講
  • 00:00:07
    這個社會的真相
  • 00:00:09
    可真相一般都是殘酷的
  • 00:00:13
    所以接下來你可要做好心理準備了
  • 00:00:17
    強大的人聽前都會先點贊,我相信你也是
  • 00:00:22
    這個世界,是有參差的
  • 00:00:25
    有人在底層摸爬滾打,有人過得還行,有人卻能站在財富頂層
  • 00:00:33
    究其原因,這與人的思想能力,還有賺錢方式有很大的關係:
  • 00:00:39
    窮人只知道賣苦力,中產會多一份思考,而富人還擁有更強大的心力
  • 00:00:48
    其中一條社会真相就是:
  • 00:00:51
    拼體力的只能淪落底層,拼腦力的成爲中產,拼心力的才能登上巔峯
  • 00:00:59
    你是哪一種?
  • 00:01:01
   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,很是唏噓
  • 00:01:05
    鋼鐵大王卡耐基曾在紐約街頭散步時,遇到一位衣衫襤褸的年輕人
  • 00:01:12
    年輕人請教卡耐基,如何才能變得像他一樣富有
  • 00:01:18
    卡耐基對他印象不錯,於是說道:
  • 00:01:22
    你先用一年時間認真學習建築學,到時我應該能給你安排一個合適的職位。
  • 00:01:30
    卡耐基還給了他一個地址,方便他找到自己
  • 00:01:35
    結果一年後,年輕人並沒有來找卡耐基
  • 00:01:40
    打聽後才知道,年輕人根本沒有按他說的去做
  • 00:01:45
    而是經朋友介紹,跑去碼頭做了一個時薪12美元的散工
  • 00:01:51
    試想,如果這個年輕人按照卡耐基的指導,假以時日很大概率也會成功
  • 00:01:59
    但他卻放棄了這個成長的捷徑
  • 00:02:03
    反而轉頭去喫一些低級的苦,從而葬送了自己的錢途
  • 00:02:09
    網上看過一個討論:
  • 00:02:11
    爲何很多人再苦再累,也不願學習一些新的技能,從而讓自己過得更好?
  • 00:02:19
    一個高贊回答是:身體的苦會被疲勞麻痹
  • 00:02:25
    能被娛樂轉移,最終使你習以爲常
  • 00:02:29
    學習卻要求你始終保持精神的專注、思維的活躍和麪對未知時的焦慮
  • 00:02:38
    所謂勞心者役人,勞力者役於人
  • 00:02:42
    當你習慣了依靠自己的體力去賺錢,那麼你就永遠只能困囿於財富的底層
  • 00:02:51
    富爸爸窮爸爸》的作者清崎講過一個故事
  • 00:02:55
    有一個村莊,附近一公里都沒有水源,用水成了村民們最大的難題
  • 00:03:03
    於是,村長挑選了村裏最強壯的青年艾德和比爾負責供水
  • 00:03:10
    並和他們簽訂了供水合約
  • 00:03:13
    簽約後,艾德立馬購買了兩個大桶,每天起早貪黑
  • 00:03:20
    從遙遠的湖泊挑水供村民使用,累得腰都直不起來
  • 00:03:27
    而比爾在簽約後,沒有馬上行動,而是忙於思考如何把供水打造成一個商業模式
  • 00:03:35
    半年後,他帶回來一支工程隊,在村裏建立了供水系統
  • 00:03:42
    建好後,他輕輕鬆鬆便爲村民解決了供水問題
  • 00:03:48
    原來,在過去半年裏,比爾做了詳盡的商業計劃
  • 00:03:54
    找到了投資,註冊了公司,僱了項目施工的專業人員
  • 00:04:00
    管道開始正式運行的那一天,艾德就徹底失去了工作
  • 00:04:06
    喫身體上的苦,只能解決一時的溫飽
  • 00:04:11
    喫腦力的上的苦,才能獲取長久的利益
  • 00:04:15
    認知突圍》中有一個“思考-收益”曲線
  • 00:04:20
    一個人在思考上花費的時間,一開始不會帶來明顯的收益
  • 00:04:26
    但隨着思考時間持續增加,他終將獲得蛻變式的成長
  • 00:04:33
    重複且長時間的無盡忙碌,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
  • 00:04:38
    難的是思考。
  • 00:04:40
    沒有深入的思考,再多身體上的勤奮也沒有意義
  • 00:04:46
    腦力的苦更甚於身體的累,可思考的深度,決定事業的高度。
  • 00:04:53
  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比吉特和埃斯特,是世界級“貧困專家”。
  • 00:05:00
    爲了弄清楚人爲什麼會陷入貧窮
  • 00:05:04
    以及如何擺脫貧窮,他們用15年的時間
  • 00:05:09
    調查貧困人羣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。
  • 00:05:14
    結果發現:人之所以窮
  • 00:05:18
    往往是因爲掉入了一個又一個的“貧窮陷阱”中。
  • 00:05:23
    更殘忍的是,這些“貧窮陷阱”幾乎是被設計好的。
  • 00:05:28
    你以爲窮人會精打細算地過日子?
  • 00:05:32
    不,他們往往比普通人花錢還要大手大腳。
  • 00:05:38
    阿比吉特講述了帕克的故事。
  • 00:05:41
    帕克是印尼的一位農民,他身體虛弱
  • 00:05:45
    無法工作賺錢,常年處於赤貧狀態。
  • 00:05:50
    但當阿比吉特來到帕克家時,卻出乎意料地發現
  • 00:05:55
    他的家裏擺滿了各種物品:
  • 00:05:59
    電視機、DVD、移動電話以及茶葉、咖啡和糖……
  • 00:06:05
    這些昂貴的生活用品和他窘迫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
  • 00:06:12
    在貧民窟裏,像帕克這樣的人並不鮮見。
  • 00:06:16
    爲了買一臺62英寸的電視,他們冒着拖欠房租被掃地出門的風險;
  • 00:06:23
    爲了喫一頓美味的龍蝦,他們寧願在之後的29天裏天天喫泡麪;
  • 00:06:30
    爲了一瓶除皺面霜
  • 00:06:33
    他們可以忍受在寒冷的冬天因爲欠繳燃氣費被停掉供暖。
  • 00:06:40
    無論怎麼勸說,窮人們還是一有點錢就跑去購物。
  • 00:06:45
    無法控制自己享樂的慾望,缺乏延遲滿足的定力
  • 00:06:51
    於是他們掉進了生產者設計的圈套裏。
  • 00:06:55
    前段時間520,商場賺得盆滿鉢滿,花店忙得不亦樂乎
  • 00:07:03
    可節日剛過,垃圾桶裏卻堆滿了被丟棄的禮物
  • 00:07:09
    鮮花、玩偶,口紅,香水……
  • 00:07:13
    生活中,這樣的“垃圾桶陷阱”無處不在。
  • 00:07:17
    你有沒有發現,現在無論什麼節日都被商家營銷成購物節
  • 00:07:24
    刷會短視頻的功夫就不知不覺下單了好幾件商品
  • 00:07:30
    本想着趁雙十一撿個漏,卻在湊單的時候又多加購了幾件計劃之外的東西。
  • 00:07:38
    製造消費者:消費主義全球史》中有一個觀點
  • 00:07:44
    消費是被人爲製造出來的。
  • 00:07:47
    資本最擅長三件事:
  • 00:07:50
    1、憑空製造需求
  • 00:07:53
    2、用消費品劃分社會層級結構
  • 00:07:58
    3、設法加快你的消耗速度。
  • 00:08:01
    生產者在想方設法掏空你的錢包
  • 00:08:06
    當你跟風消費瘋狂剁手而不自知的時候
  • 00:08:11
    就是你走向貧窮的開始。
  • 00:08:14
    讓大部分國民沒有積蓄,是全球各國的一個基本國策
  • 00:08:21
    一個城市別管他名義上的工資有多高,那都是虛的。
  • 00:08:27
    不管纽约、東京、上海、臺北、香港任何一个大城市
  • 00:08:34
    它的物價水平會自動調整到讓底層勞動者付完房租
  • 00:08:40
    喫喝、交通等基本的生存成本以後,每個月你的荷包空空的水平
  • 00:08:48
    不管你是上海的月薪8000還是紐約的3000美元,結果是一樣的。
  • 00:08:55
    對於中產階級呢?
  • 00:08:57
    會有房貸、學費貸、房產稅
  • 00:09:01
    孩子教育以及媒體洗腦的各種小資生活宣傳
  • 00:09:06
    激發你的攀比心和花錢的慾望,讓你存不下錢來。
  • 00:09:12
    不用管每個人花銷開支裏面各項比例如何,這是很細節的東西
  • 00:09:19
    從大的框架上講,只要大部分人沒有什麼積蓄,那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
  • 00:09:26
    絕大部分人手停口停,沒有錢就沒有選擇的自由,就必須要出門幹活了。
  • 00:09:33
    其實這就是現代版的被慾望和債務驅動的奴隸
  • 00:09:39
    99% 的人來到世界上都是爲了湊數的,都是爲了充當社會運轉的輔料
  • 00:09:47
    是爲了幫助 1% 的人更好的實現各種自由。
  • 00:09:52
    說個故事:
  • 00:09:54
    主人對埋頭拉磨的驢說:你真的很了不起,沒有你大家都得喫粗糧
  • 00:10:01
    驢厚的笑了笑,拉磨的步伐更快了。
  • 00:10:05
    晚上,主人全家一邊喫着驢磨的新糧,一邊教育小孩:
  • 00:10:11
    千萬不要學那頭蠢驢,一輩子都在圍着磨盤轉。
  • 00:10:17
    驢結束了一天的勞累,一邊喫着玉米杆,
  • 00:10:21
    一邊對小驢說:快長大,我要教會你拉,這是最受人尊敬的職業!
  • 00:10:28
    這個世界最殘忍的真相,莫過於 99% 的勤奮努力
  • 00:10:35
    但認知低下的窮人,養活了 1% 的坐享其成的富人。
  • 00:10:41
    當然,這 1% 的富人爲了能夠鞏固自己的位置,
  • 00:10:47
    不斷的去設計各種規則去限制和操控那 99% 的窮人。
  • 00:10:53
    富人的財富都來自於窮人的勞動
  • 00:10:57
    窮人越窮富人就越富,這就是 “勤勞致富” 的真相。
  • 00:11:03
    富人會讓窮人世世代代的窮下去,這樣自己才能坐享其成
  • 00:11:11
    爲了實現這個目的,富人歌頌勤奮是一種美德,高呼努力改變命運。
  • 00:11:18
    要讓驢推磨,就必須矇住驢的眼睛
  • 00:11:23
    讓他們保持埋頭苦幹的狀態,驢如果清醒了,這磨就推不下去。
  • 00:11:30
    偶爾有一些窮人忽然覺醒了,開始升維思考去專研富人的心理和制度設計
  • 00:11:38
    就像“遊戲角色”開始研究“遊戲程序”一樣,
  • 00:11:42
    一旦他發現終生升級打怪毫無意義
  • 00:11:47
    就開始思考這一切的設計者?
  • 00:11:50
    如何才能顛覆當前的規則?
  • 00:11:54
    如果窮人真的學會思考了
  • 00:11:57
    富人會非常焦慮,因爲他們的地位隨時都會被取代
  • 00:12:03
    爲此富人制造了大量的心靈雞湯,以及各種情緒安慰的口號
  • 00:12:10
    還有像直播、短視頻、娛樂節目等這種奶頭樂讓窮人沉淪
  • 00:12:17
    這個方法非常奏效。
  • 00:12:20
    所以這個時代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:
  • 00:12:23
    窮人都在享受生活,因爲各種快樂來的太容易了
  • 00:12:29
    而富人切在思考人生,思考如何設計更好的制度去奴役他們。
  • 00:12:36
    動富人的利益,如同動他們的性命
  • 00:12:40
    動窮人的認知,如同刨他們的祖墳。
  • 00:12:45
    窮人的愚昧恰是富人利益的來源,把這個真相公之於衆的人
  • 00:12:52
    會同時受到窮人和富人的打擊
  • 00:12:56
    因爲你動了富人的利益,毀滅了窮人的幻想。
  • 00:13:01
    反而是那些炮製安慰劑和迷幻藥的人,會受到所有人的歡迎。
  • 00:13:07
    勤勞致富的真相是我們的人生是被別人安排好的
  • 00:13:13
    如果一個社會,每個人都能攢下一筆錢
  • 00:13:17
    無損的傳給自己下一代
  • 00:13:20
    那麼若干年後,就不會有人在工作了
  • 00:13:25
    負債不是目的,是爲了讓大家好好工作纔是精髓
  • 00:13:31
    以前想讓大家好好工作,隨便搞點口號就行
  • 00:13:36
    工作是爲了更好的生活,努力工作才能擁有更美好的明天
  • 00:13:42
    再後來好好工作的理由是個人愛好個人實現
  • 00:13:47
    記得當年哈根達斯的廣告語是:愛她,就請她喫哈根達斯
  • 00:13:53
    說實話,我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廣告語的時候,我都驚呆了。
  • 00:13:59
    其實把工作的理由描述的再美好
  • 00:14:03
    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工作都是基礎工作,薪資待遇也一般
  • 00:14:10
    但如果把時間線拉長,這裏還會出現上面那個問題。
  • 00:14:15
    即使收入再低,也會有一幫熱衷於攢錢的選手
  • 00:14:20
    在經歷若干年的努力之下,他們的後代終將有一天,不會再爲了錢工作
  • 00:14:29
    到時候又累又耗時間的基礎崗位,薪資待遇會大幅提升
  • 00:14:35
    屆時整個社會的運營成本也會水漲船高。
  • 00:14:40
    怎麼辦,上廣告、上雞湯
  • 00:14:44
    讓他們消費,買更好的東西,才能看見更好的自己
  • 00:14:50
    錢不是省出來的,包治百病,聖誕節將至不得無禮
  • 00:14:56
    提老公省下來的錢,早晚會花在別的女人身上。
  • 00:15:02
    如果說你定力很強,對這些廣告和雞湯無動於衷
  • 00:15:07
    那給你上觀念、上概念。
  • 00:15:11
    經過這一系列的操作如果你還有錢,好再給你安排買車
  • 00:15:17
    當然還是會有些狠人,定力比定海神針還定
  • 00:15:22
    市面上那些廣告概念通通不喫
  • 00:15:26
    就認準一個理攢錢,有錢就有安全感。
  • 00:15:30
    其實面對這種鐵公雞類型的選手
  • 00:15:35
    辦法早就準備好了,科技與狠活
  • 00:15:39
    通貨膨脹還在等你。
  • 00:15:42
    如果把財富比喻成撲克遊戲,那通脹就是盲注
  • 00:15:47
    管你玩不玩,一局下來都要扣錢,直接把你的錢扣完爲止。
  • 00:15:53
    所以兄弟們,我這裏說一句大逆不道的話
  • 00:15:58
    只有努力過的人,才知道努力沒用。
  • 00:16:02
    駱駝樣子至死都認爲,自己沒能過上好日子
  • 00:16:07
    是因爲自己拉車不夠努力
  • 00:16:11
    人生的悲劇並不是不知道即使努力拉車也過不上好日子
  • 00:16:17
    而是明明知道努力拉車也過不過上好日子
  • 00:16:22
    但還得拼了命地去拉車,因爲一天不拉車,三餐無着落。
  • 00:16:29
    世界的本質就是各種假象,這個世界最有意思的地方
  • 00:16:35
    就在於凡是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都是假象
  • 00:16:40
    假如我們能夠穿過各種假象,洞穿事物的本質
  • 00:16:46
    那你做任何事情都會非常厲害,輕鬆駕馭很多人與事
  • 00:16:52
    就像教父裏的那句話
  • 00:16:55
    花半分鐘就能看透本質的人和一輩子都看不透本質的人,一定是兩種命運
  • 00:17:03
    下面我就來幫大家揭穿世界的真相,看看你的認知能理解到第幾層?
  • 00:17:11
    第一層是諸葛亮明知道城是空的,卻可以故作淡定
  • 00:17:17
    第二層是司馬懿,明知道諸葛亮使出的空城計,卻還故意不捉他
  • 00:17:24
    第三層是諸葛亮,明知道司馬懿識破了自己的空城計卻依然可以繼續淡定
  • 00:17:33
    也可以這樣理解,第一層諸葛亮在撒謊
  • 00:17:37
    第二層司馬懿知道諸葛亮在撒謊,第三層是諸葛亮知道司馬懿
  • 00:17:45
    知道自己在撒謊,但他還可以淡定的撒謊
  • 00:17:50
    因爲司馬懿明白一個道理,自己是與諸葛亮同在的
  • 00:17:55
    最關鍵的問題是諸葛亮也明白,司馬懿知道這個道理
  • 00:18:01
    雙方的較量不在戰場,而是在千里之外“的朝堂
  • 00:18:07
    這其實也是最高境界的默契。
  • 00:18:10
    同樣,我們做事也有三個境界,第一層就是我們知道對方在說謊
  • 00:18:17
    第二層對方也知道我們知道他在說謊,第三層,我們知道他在說謊
  • 00:18:24
    但是我們依然允許對方光明正大的撒謊
  • 00:18:29
    這就是做事的最高境界,平衡
  • 00:18:33
    很多時候,我明知道自己在說套話,我也知道對方也在說套話
  • 00:18:40
    大家都知道彼此在說套話,卻還可以一起心知肚明正兒八經的說套話
  • 00:18:47
    這就是形成一套既定的社會秩序°,並且維持了幾千年,肯定有人會問了
  • 00:18:55
    大家都在互相說假話套話,真的合理嗎?
  • 00:19:00
    爲了深刻的說明這個問題,我給大家舉個例子
  • 00:19:05
    陰陽爲指導,這個社會同樣也有兩套秩序
  • 00:19:10
    一套能使顯性秩序,一套是隱性秩序
  • 00:19:15
    顯性秩序是普羅大衆教你平平穩穩的過好這一生
  • 00:19:21
    讓你什麼都不要多想,隱性秩序是少數人獨想的
  • 00:19:27
    傳內不傳外的,他們偷偷操縱着世界的運轉
  • 00:19:32
    就像開頭說的那句話,凡是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都是假象
  • 00:19:39
    我們在平時看到的只不過是安撫芸芸衆生的心靈雞湯
  • 00:19:45
    而像帝王術、絕學、天機、真相等等,永遠不可能在普羅大衆之中流傳
  • 00:19:54
    至於爲何我們都在喝雞湯卻看不到真相呢?
  • 00:19:59
    因爲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裏,真相從古至今都是少數人才能掌握的。
  • 00:20:07
   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發現了這兩套秩序的關係
  • 00:20:12
    顯性秩序浮在表面,圍繞道德展開每個人都只說不做
  • 00:20:18
    停留在口號和嘴裏,隱性秩序潛在水下,圍繞利展開
  • 00:20:25
    人人都只做不說,只應用於實際的行動
  • 00:20:29
    所謂透過表象看本質,就是隻要穿過顯性秩序去窺見隱性秩序
  • 00:20:36
    你看到的公平正義“都是表象,社會的本質就是弱肉強食
  • 00:20:43
    所謂看破不說破,指的就是隱性秩序只可謂默默使用
  • 00:20:50
    但千萬不能說出來,一說出來就會惹禍上身。
  • 00:20:56
    顯性秩序是大家互相標榜“的口號
  • 00:21:00
    你要是完全按照這套秩序來行使,必然會一事無成,而且還被大家嘲笑
  • 00:21:08
    隱性秩序那纔是本質,你直接用就行了
  • 00:21:12
    但是非要把它說穿了,就破壞了這兩套相輔相成的結構,就必然會要受到懲罰
  • 00:21:21
    因此,很多真話是不能說的,你只要說出來,馬上就會有災難
  • 00:21:27
    因爲你破壞了整個社會的運作秩序
  • 00:21:31
    佛曰不可說,要想推導事情的進展
  • 00:21:35
    或者看透一個人不能用顯性秩序,必須要用隱性秩序
  • 00:21:41
    因爲隱性秩序的威信都是靠利益,所以這套方法也叫利益分析法°
  • 00:21:49
    所謂利益分析法,就是遇見每一件事
  • 00:21:53
    都要迅速切割成不同的利益方
  • 00:21:57
    用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去推導每個人的行爲
  • 00:22:01
    千萬不要被他們滿口的仁義道德所迷惑。
  • 00:22:06
    切記,決定一個人°的前途和命運,表面上看是能力和際遇
  • 00:22:13
    實際上是看他和誰形成的利益共同體°,看他代表了誰的利益
  • 00:22:20
    我們平時所看到的那些風光人物,基本上都是利益集團操控的木偶
  • 00:22:27
    弄懂這個道理之後,我們就能夠瞬間想通很多之前想不通的事情
  • 00:22:35
    比如很多人掛在嘴上的全是仁義道德,張口就是要利他
  • 00:22:41
    但內心盤算的一定是利益,因爲一個人內心越缺少什麼,就越要展示什麼
  • 00:22:49
    比如,一定要小心那些嘴上說話很好聽的人,這些人內心算盤也往往更深
  • 00:22:57
    千萬不要相信一個人嘴裏說的話,你只能看一個人的實際行動
  • 00:23:04
    比如我們經常這個人是嘴裏一套心裏一套
  • 00:23:09
    很虛僞,但這種人往往在社會上混得開。
  • 00:23:14
    聽到這裡,是不是覺得真相太過殘酷了
  • 00:23:19
    不要太過於悲觀,繼續往下聽
  • 00:23:23
    破解之道就在其中
  • 00:23:26
    20世紀90年代,伴隨着生產力的提升和競爭的加劇
  • 00:23:32
    美國貧富差距、階層分化成爲主要矛盾。
  • 00:23:37
    如何讓底層窮人安分守己?
  • 00:23:41
    時任美國安全顧問的布熱津斯基提出了著名的“奶頭樂”理論。
  • 00:23:48
    他認爲可以給80%的社會邊緣者一個“奶頭”。
  • 00:23:53
    這個奶頭可以是發泄型娛樂
  • 00:23:57
    比如色情產業、遊戲
  • 00:24:00
    也可以是大衆娛樂,比如肥皂劇,八卦節目等……
  • 00:24:06
    只要像喂嬰兒奶嘴一樣,爲窮人提供源源不斷的快樂
  • 00:24:12
    他們就會沉浸其中不可自拔,永遠自困於底層。
  • 00:24:18
    回想一下,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?
  • 00:24:22
    在圖書館沒學習一會,就心癢難耐
  • 00:24:26
    忍不住拿出手機打了兩把遊戲;
  • 00:24:30
    剛着手工作沒一會,就被推送的短視頻吸引
  • 00:24:35
    一不留神刷了一個小時。
  • 00:24:38
    不知不覺間,你的注意力被瓜分,你的時間被偷走
  • 00:24:44
    而時間和注意力,恰恰是這個時代最值錢的東西。
  • 00:24:49
    在加利福利亞的一個小鎮上,住着一個愛好寫作的年輕人。
  • 00:24:55
    他立志成爲一名優秀的小說家
  • 00:24:58
    每天筆耕不輟,但小說的銷量卻差強人意。
  • 00:25:04
    他去教堂問神父:“爲什麼我夜以繼日地寫作,但是作品卻沒有任何進步呢?
  • 00:25:12
    神父沒有直接回答,而是反問:
  • 00:25:15
    你早上都在做些什麼?
  • 00:25:18
    我在寫小說。
  • 00:25:20
    神父又問:“那麼上午呢?
  • 00:25:23
    他答道:“也在寫小說。
  • 00:25:26
    神父繼續問:“下午呢?
  • 00:25:29
    聽到這話,年輕人有點不耐煩:
  • 00:25:33
    我每天除了喫飯睡覺,其餘時間都在寫小說。
  • 00:25:38
    那你什麼時候在思考呢?
  • 00:25:41
    這個年輕人的狀態就像滾輪上的倉鼠,上面掛著一粒奶酪
  • 00:25:47
    爲了喫到頭頂那塊奶酪,老鼠拼命跑
  • 00:25:52
    然而結果卻是,一直在原地打轉,忙死累死也喫不到頭頂的奶酪。
  • 00:26:00
    日復一日重複的忙碌,就像在這樣的老鼠賽道里無限循環
  • 00:26:06
    陷入越窮越忙,越忙越窮的怪圈。
  • 00:26:11
    聽過這樣一句扎心的話
  • 00:26:14
    如果單純忙碌有用,那如今的首富只會是一頭拉磨的驢。
  • 00:26:21
    工作中讓你更值錢的,不是忙碌的程度,而是思考的深度。
  • 00:26:27
    作家李尚龍曾在新東方當老師。
  • 00:26:31
    工作了一段時間後,他向排課的領導申請週末晚上不上課
  • 00:26:38
    即使這意味着他每個月收入會減少四五千。
  • 00:26:43
    別的同事週末忙着上課掙錢,他呆在家裏,看書,看電影,思考,寫作。
  • 00:26:51
    後來教培行業落末,那些同事要麼失業
  • 00:26:56
    要麼轉行,而他提早爲自己謀劃了新的方向,開公司,寫書,年入百萬。
  • 00:27:04
    他在《忙,但不要窮忙》一文中總結說:
  • 00:27:09
    無論多忙,都要給自己一些空餘的時間
  • 00:27:14
    這些時間,要給自己放空
  • 00:27:18
    思考一下有沒有更好的方向,有沒有更棒的路。
  • 00:27:23
    一直低頭趕路,忘記擡頭看天,就容易掉進貧窮的深坑。
  • 00:27:30
    一個囿於雜務而懶於思考的人,註定會陷入平庸的困境。
  • 00:27:36
    學習新的知識,提升自己的技能,作出長遠的職業規劃……
  • 00:27:43
    擺脫低質量的勤奮,養成思考的習慣
  • 00:27:48
    纔是你人生破局的關鍵所在。
  • 00:27:51
    最近重溫經典電影《肖申克的救贖》
  • 00:27:56
    對老布的命運很是感慨。
  • 00:27:59
    他是監獄裏的圖書管理員,在這裏服刑了五十多年。
  • 00:28:04
    每天的工作,就是推着書去監獄裏走幾圈
  • 00:28:09
    然後記錄下借書人的名字。
  • 00:28:12
    輕鬆安逸的日子,讓老布很滿足。
  • 00:28:17
    他把這份工作當成了自己的專職
  • 00:28:21
    從沒想過會離開,直到有一天被假釋出獄。
  • 00:28:26
    街上川流不息的車流,讓他驚慌失措
  • 00:28:30
    高聳入雲的建築,讓他倍感窒息。
  • 00:28:35
    出獄後的他被分配在超市工作,然而他衰老遲緩的行動
  • 00:28:41
    總是被顧客投訴指責,生活在高壓狀態之下,他甚至連覺都睡不安穩。
  • 00:28:49
    每天活在恐懼之中的老布,一年後選擇了自殺。
  • 00:28:55
    人安於監獄,而死於自由,這就是所謂的“肖申克陷阱”。
  • 00:29:01
    電影中有句話說得很好:
  • 00:29:04
    剛入獄的時候,你痛恨周圍的高牆
  • 00:29:08
    慢慢地,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
  • 00:29:12
    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。
  • 00:29:17
    這樣的監獄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。
  • 00:29:21
    它是那份安穩到讓你失去進取心的鐵飯碗
  • 00:29:26
    它是那個可靠到讓你逐漸麻痹的看家本領。
  • 00:29:31
    日子久了,你安之若素,甘之如飴。
  • 00:29:36
    但只要發生一點小小的變故
  • 00:29:40
    就發現自己成了一隻弱雞,在“黑天鵝”面前毫無抵抗力
  • 00:29:46
    古語有言:變則通,不變則壅
  • 00:29:50
    變則興,不變則衰;變則生,不變則亡
  • 00:29:56
    自我跳出舒適圈,才能擺脫“畫地爲牢”的窘境
  • 00:30:02
    波士頓大學曾做過一個實驗。
  • 00:30:06
    實驗員要求受試者將鬧鐘調到六點
  • 00:30:10
    第一組把鬧鐘放在書桌,第二組則放在牀頭。
  • 00:30:15
    兩週後,第一組大部分人都養成早起的習慣
  • 00:30:20
    而第二組平均起牀時間,幾乎沒有改變。
  • 00:30:25
    當鬧鈴響起時,人們會本能地關掉鬧鐘,繼續睡懶覺。
  • 00:30:32
    但如果鬧鐘很遠,人就必須離開舒服的被窩
  • 00:30:37
    自然會開始一天的新生活。
  • 00:30:40
    沉溺舒服不會給人帶來任何成長
  • 00:30:44
    不打破舒適圈,永遠是止步不前。
  • 00:30:49
    而改變的過程雖然伴隨着不適
  • 00:30:53
    但邁出那一步,你就能不斷更新,擁抱更好的自己
  • 00:30:59
    我始終相信,貧窮是一種設計,但不是宿命。
  • 00:31:05
    沒有一個人註定貧窮,除非他自己願意。
  • 00:31:10
    當你主動跳出“貧窮的陷阱”,就是你富足和自由的開始。
  • 00:31:16
    窮人富人之間的差異還在哪裏?
  • 00:31:20
    有人說是家庭
  • 00:31:23
    有人說是努力,而我覺得是信念
  • 00:31:27
    足夠堅定的信念,再加上永不言棄的能力
  • 00:31:32
    就是一個人的心理能量,也就是心力
  • 00:31:36
    一個人的心力越強,對財富追求的慾望就強,對待困難的抗挫力就越猛烈
  • 00:31:44
    正如作家蔡富強說:富人總對自己說“我能”,窮人老對自己說“恐怕我不行
  • 00:31:53
    就像《平凡的世界》裏的孫少安卻始終不信命
  • 00:31:59
    一心想要用自己的雙手改變貧困的生活
  • 00:32:03
    一開始,他憑着精準的眼光,白手起家,從赤貧奮鬥成村裏的“冒尖戶
  • 00:32:11
    可窘迫的家境,讓孫少安沒有一丁點抗風險的能力
  • 00:32:17
    一場意外的技術事故,導致苦心經營的磚廠破產
  • 00:32:23
    所有千辛萬苦製出的磚塊都成了廢品,少安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債務
  • 00:32:31
    但這並沒有擊垮他,反而激發了他把事業做好的決心
  • 00:32:37
    他拋下面子四處奔走,終於求來了重起爐竈的貸款
  • 00:32:43
    他費盡心思處處打聽,用誠意感動了原先那位靠譜的師父回來幫忙
  • 00:32:51
    他沉下心來,親自學習核心技術
  • 00:32:55
    還狠下心來精細管理,將磚廠越做越大
  • 00:33:00
    還有餘力捐資助學,回報社會
  • 00:33:04
    這個經歷磨難的年輕人,終於迎來了逆襲般的人生,成爲了農民企業家
  • 00:33:12
    麥基說過:“一個人相信什麼,他未來的人生就會靠近什麼。
  • 00:33:18
    你相信失敗,你就終將失敗
  • 00:33:23
    你相信成功,你纔有可能成功
  • 00:33:27
    你只有先相信自己能夠成爲富人,纔有可能去創造一個富有的人生
  • 00:33:34
    做人想要致富,就得先有致富的信心
  • 00:33:39
    因爲信念會讓一個人不斷地超越自己,進而產生一種強大力量
  • 00:33:47
    往後餘生,願我們都可以勤加思考
  • 00:33:51
    磨鍊心性,不斷提升自己
  • 00:33:55
    待到東風一日起,便能扶搖直上九萬里。
  • 00:34:00
    有緣人,感謝你聽到了這裡
  • 00:34:03
    即使真相殘酷,也請你飽含希望和能量
  • 00:34:09
    相信你一定會成功
  • 00:34:12
    如果你有所收穫,請訂閱這個頻道
  • 00:34:16
    我會持續為你分享和傳遞智慧
  • 00:34:20
    如果你有所感悟,歡迎在評論區留言
  • 00:34:25
    與大家一起交流你的心得
  • 00:34:28
    期待我們下次緣分的遇見
Tags
  • 社会真相
  • 贫富差距
  • 思考
  • 心力
  • 消费主义
  • 学习新技能
  • 拼体力
  • 拼脑力
  • 信念
  • 自我提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