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星巴克就是潮?它如何營造高級、潮流感?星巴克帝國的崛起之路!|《 時代的巨人》EP 010|志祺七七

00:12:12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LMNnbVYti0

摘要

TLDR视频介绍了星巴克在台湾的成功历程,强调其如何通过高品质的咖啡、舒适的环境和个性化的服务,塑造出高端的品牌形象。星巴克的创始人霍华德·舒兹希望将其打造成一个“第三空间”,让顾客在家和工作之外有一个社交和放松的场所。星巴克在台湾的在地化经营策略,如推出地方特色产品和服务,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。尽管面临价格争议和市场竞争,星巴克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者忠诚度。

心得

  • ☕ 星巴克在台湾已开设500家分店,持续受欢迎。
  • 🏢 星巴克致力于打造舒适的第三空间,吸引顾客。
  • 💰 高价策略与买一送一活动吸引消费者。
  • 🌍 在地化经营结合地方文化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
  • 👨‍🏫 霍华德·舒兹的愿景改变了星巴克的经营模式。
  • 📈 星巴克的品牌形象与高品质咖啡密切相关。
  • 🎨 画杯文化让顾客感到特别,增加了品牌黏性。
  • 📊 星巴克在台湾的成功推动了咖啡文化的发展。
  • 🤔 消费者对星巴克的看法存在分歧,价格与品质的争议。
  • 🌟 星巴克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时间轴

  • 00:00:00 - 00:05:00

    星巴克自1971年在西雅图创立以来,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。其创始人霍华·舒兹在1983年受到意大利咖啡文化的启发,决定将星巴克转型为提供高品质咖啡的社交空间。星巴克的成功在于其独特的品牌形象和经营策略,尤其是将其打造成一个舒适的“第三空间”,让顾客在家和工作之外有一个放松和社交的场所。

  • 00:05:00 - 00:12:12

    星巴克在台湾的成功也得益于其在地化经营策略,包括推出符合当地文化的产品和服务,如“画杯文化”和节庆限定商品。尽管星巴克的高价引发了一些争议,但其依然保持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,成为台湾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随着咖啡文化的普及,星巴克不再是唯一选择,但其品牌影响力依然显著。

思维导图

视频问答

  • 星巴克为什么那么贵?

    星巴克的高价主要源于其品牌形象、优质的咖啡豆和独特的消费体验。

  • 星巴克的买一送一活动有什么意义?

    买一送一活动让消费者感到划算,增加了购买的吸引力,同时避免直接降价可能带来的品牌贬值。

  • 星巴克在台湾的市场表现如何?

    星巴克在台湾的市场表现依然强劲,分店数量持续增长,达到了500家。

  • 星巴克的在地化经营有哪些成功之处?

    星巴克通过推出地方特色产品和服务,结合当地文化,成功吸引了台湾消费者。

  • 星巴克的品牌形象是如何建立的?

    星巴克通过营造舒适的第三空间、提供高质量的咖啡和个性化服务,建立了高端时尚的品牌形象。

查看更多视频摘要

即时访问由人工智能支持的免费 YouTube 视频摘要!
字幕
zh-TW
自动滚动:
  • 00:00:00
    你常喝星巴克嗎?
  • 00:00:01
    你會覺得,手上拿一杯星巴克
  • 00:00:02
    就莫名有種高級感嗎?
  • 00:00:04
    你有沒有好奇過
  • 00:00:05
    為什麼星巴克的咖啡那麼貴
  • 00:00:06
    卻又老是在買一送一呢?
  • 00:00:08
   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「星巴克」吧!
  • 00:00:26
    你知道嗎?
  • 00:00:27
    今年是星巴克「來台 25 週年」
  • 00:00:30
    他們帶起了「外帶咖啡」的潮流
  • 00:00:32
    可說是台灣最知名
  • 00:00:33
    也最成功的連鎖咖啡店之一
  • 00:00:35
    在一部分人眼裡
  • 00:00:36
    星巴克是「高級、潮流、時尚」的代名詞
  • 00:00:39
    即使價格不便宜
  • 00:00:40
    許多還在唸書的學生
  • 00:00:42
    也會特地等到「買一送一日」的時候去消費
  • 00:00:45
    但有另一派聲音
  • 00:00:46
    卻認為星巴克「太貴了」
  • 00:00:47
    而且「品質與價格不符」
  • 00:00:50
    去的人要不是「真有錢」
  • 00:00:51
    不然就只是「想裝酷」
  • 00:00:53
    這些不同的想法,讓我們十分好奇
  • 00:00:55
    星巴克的「高級感」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?
  • 00:00:58
    它是如何從西雅圖一間小小的「咖啡豆販賣店」
  • 00:01:01
    變成全球商業課程
  • 00:01:03
    都愛討論的「成功案例」?
  • 00:01:04
    今天
  • 00:01:05
    就讓我們從「星巴克的崛起故事」
  • 00:01:07
    來看看他們「如何經營品牌形象」吧!
  • 00:01:09
    不過在開始之前
  • 00:01:10
    讓我們先按照慣例
  • 00:01:11
    進一段工商服務時間
  • 00:02:00
    【 星巴克,從這裡開始 】
  • 00:02:02
    1971 年,第一間「星巴克」
  • 00:02:04
    由三位好友
  • 00:02:04
    在西雅圖的「派克市場」創立
  • 00:02:07
    那時候的星巴克
  • 00:02:08
    是一間「只賣豆、不賣咖啡」的「精品烘豆坊」
  • 00:02:11
    不過,這幾位老闆的名字
  • 00:02:13
    在後來幾乎很少被提起
  • 00:02:15
    真正被大眾記得的
  • 00:02:16
    是後來的執行長「霍華・舒茲」
  • 00:02:19
    舒茲曾在「烘豆坊時期」
  • 00:02:20
    擔任星巴克的業務經理
  • 00:02:22
    1983 年,他去了一趟義大利出差
  • 00:02:25
    結果深深迷上「米蘭街邊」那些小小的「咖啡吧」
  • 00:02:28
    舒茲想到
  • 00:02:29
    如果星巴克可以像「義式咖啡屋」那樣
  • 00:02:32
    成為店員和客人彼此熟識的溫馨小店那該有多好!
  • 00:02:36
    除此之外
  • 00:02:37
    他也注意到「高品質的義式咖啡」
  • 00:02:39
    也是美國市場裡
  • 00:02:41
    還沒被發展的新版圖
  • 00:02:43
    舒茲興沖沖地回國
  • 00:02:44
    想說服「三位老闆」把星巴克轉型但卻失敗
  • 00:02:47
    於是,後來舒茲先是離職
  • 00:02:50
    又在 1987 年,霸氣回歸
  • 00:02:52
    直接「買下星巴克」
  • 00:02:53
    那一年
  • 00:02:54
    舒茲一口氣就開了17 家星巴克分店
  • 00:02:57
    並且在5年後的 1992 年
  • 00:02:59
    成功融資上市
  • 00:03:01
    上市時,星巴克在美國的分店數
  • 00:03:02
    已經有 165 間
  • 00:03:04
    不過,這些分店,並沒有遍佈全美國
  • 00:03:07
    反倒是集中在「西岸少數城市裡」
  • 00:03:09
    而這
  • 00:03:10
    其實正是星巴克一項特殊的經營策略!
  • 00:03:13
    【 星巴克:我要成為「第三空間」!】
  • 00:03:16
    打從一開始
  • 00:03:17
    舒茲就希望能把星巴克打造成一個「第三空間」
  • 00:03:20
    也就是一個讓人們「除了自己家和公司之外」
  • 00:03:23
    可以社交、獨處和喘息一下的「舒適場所」
  • 00:03:27
    所以,星巴克的裝潢
  • 00:03:28
    特別有「放鬆的氛圍」
  • 00:03:29
    每一間星巴克
  • 00:03:30
    幾乎都有大面落地窗、木質桌椅
  • 00:03:33
    還有一些軟沙發或者皮座椅
  • 00:03:35
    配上暖色調的燈光
  • 00:03:37
    在網路與筆電普及後
  • 00:03:38
    星巴克的每一個位子
  • 00:03:40
    也幾乎都有插座可以使用
  • 00:03:42
    並提供無線網路
  • 00:03:43
    而且舒茲也相信,熱情開朗的員工
  • 00:03:46
    能讓顧客留下「溫暖的印象」
  • 00:03:48
    促使他們反覆光顧
  • 00:03:49
    這樣一來店家與客人就會變得像朋友一樣
  • 00:03:52
    而星巴克也會變成人們生活中
  • 00:03:54
    不可或缺的存在
  • 00:03:56
    而最重要的是,一個適合的「第三空間」
  • 00:03:59
    最好要位在人們從家裡或公司「走路就能到」的地方
  • 00:04:03
    所以星巴克會密集地在一個地區開店
  • 00:04:05
    成為「社區中的好鄰居」
  • 00:04:07
    而事實上
  • 00:04:08
    他們的「顧客黏著度」也的確驚人
  • 00:04:10
    曾有研究指出
  • 00:04:11
    當時愛去星巴克的顧客們
  • 00:04:13
    平均一個月,就會走進星巴克 18 次
  • 00:04:16
    不過,要打造一個成功的第三空間
  • 00:04:19
    不僅要有合適的環境
  • 00:04:20
    還要有能吸引和留住消費者的特色
  • 00:04:23
    這就必須要說到星巴克營造的消費體驗了
  • 00:04:26
    【 打造異國風的專業咖啡 】
  • 00:04:29
    星巴克的員工們
  • 00:04:30
    不僅要接受專業的咖啡師訓練
  • 00:04:32
    內部更有「黑圍裙大師」這樣的頭銜
  • 00:04:35
    代表「知識、專業、與品味都通過嚴格標準的咖啡師」
  • 00:04:39
    為顧客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
  • 00:04:41
    此外,星巴克的菜單
  • 00:04:42
    刻意移植了許多義大利的原文名詞
  • 00:04:44
    例如「Grande(大杯)」
  • 00:04:45
    「Venti(特大杯)」
  • 00:04:46
    「Latte(拿鐵)」
  • 00:04:47
    這些陌生的字
  • 00:04:48
    雖然不太好念
  • 00:04:48
    但卻可以凸顯星巴克的「進口感」
  • 00:04:51
    還可以讓客人體驗某種「異國風情」
  • 00:04:53
    一方面好像有點特別
  • 00:04:55
    另一方面又「讓能流利點餐」的人
  • 00:04:58
    覺得自己有點厲害
  • 00:05:00
    除此之外,星巴克也同時為客人
  • 00:05:02
    提供兩項「尊爵服務」
  • 00:05:04
    一個是「飲料的高度客製化」
  • 00:05:06
    另一個則是結帳時的「畫杯文化」
  • 00:05:08
    把客人名字寫在杯子上
  • 00:05:10
    偶爾附帶心情小語、或者可愛插圖
  • 00:05:13
    讓顧客覺得自己又特別、又受重視
  • 00:05:16
    這些,再加上前面說到的「第三空間」
  • 00:05:18
    星巴克讓美國民眾體驗到前所未見的「咖啡儀式感」
  • 00:05:22
    並且把「喝咖啡」
  • 00:05:23
    變成一種「平價的奢華休閒」
  • 00:05:26
    從影集《慾望城市》
  • 00:05:27
    到「黑人拿星巴克就不會被警察盤點」的笑話
  • 00:05:30
    我們就能看出
  • 00:05:31
    星巴克已經跟「高級都會感」
  • 00:05:33
    產生了密不可分的連結
  • 00:05:35
    而有了這樣的形象
  • 00:05:37
    星巴克就開始進行海外拓點
  • 00:05:39
    台灣,當然也是其中一站
  • 00:05:41
    【 星巴克前進台灣!】
  • 00:05:43
    1998 年,台灣第一家星巴克
  • 00:05:45
    在天母開幕
  • 00:05:46
    之後
  • 00:05:47
    星巴克很快又率續達成4年 100 家
  • 00:05:50
    9年 200 家門市的成就
  • 00:05:52
    就像當年星巴克讓美國人體驗到
  • 00:05:54
    「嶄新的咖啡館文化」一樣
  • 00:05:56
    星巴克也替台灣民眾
  • 00:05:57
    帶來喝咖啡的全新體驗
  • 00:05:59
    在星巴克之前,台灣當紅的咖啡館有
  • 00:06:02
    真鍋、丹提、怡客、西雅圖⋯⋯等等
  • 00:06:05
    性質上比較接近「簡餐店」
  • 00:06:06
    如果要自己買咖啡來喝
  • 00:06:08
    當時流行的是罐裝咖啡
  • 00:06:10
    或者即溶咖啡
  • 00:06:11
    不過,在星巴克來台灣以前
  • 00:06:13
    「去咖啡館喝咖啡」比較偏向少數人的嗜好
  • 00:06:16
    而罐裝或即溶咖啡
  • 00:06:18
    則比較像是忙碌工作中的提神或偷閒
  • 00:06:22
    這時
  • 00:06:23
    星巴克以「現煮外帶」的模式殺入市場
  • 00:06:26
    讓人們既節省了時間
  • 00:06:27
    又能喝到新鮮現磨的咖啡
  • 00:06:29
    不只品質更好,而且一次買一杯就好
  • 00:06:32
    就像喝「手搖飲」一樣方便!
  • 00:06:34
    不過,面對不同的文化與市場
  • 00:06:36
    單純複製美國模式
  • 00:06:37
    並不一定適用
  • 00:06:38
    星巴克還特別做了「在地化經營」
  • 00:06:40
    來增加各地星巴克的特色
  • 00:06:43
    【 星巴克的在地化經營 】
  • 00:06:45
    例如前面有提過的「畫杯文化」
  • 00:06:48
    也被引入台灣星巴克
  • 00:06:49
    喜歡的客人
  • 00:06:50
    看到可愛的插畫總會覺得備感溫馨
  • 00:06:53
    而名字老是被寫錯的人
  • 00:06:55
    也總會上網一起抱怨吐槽
  • 00:06:57
    或乾脆表示「在星巴克我一律姓陳」
  • 00:07:00
    這些顧客自主的分享
  • 00:07:02
    對星巴克來說都是絕佳的話題行銷
  • 00:07:04
    吸引更多人對星巴克的「特殊服務」產生好奇
  • 00:07:07
    此外
  • 00:07:08
    星巴克還推出「中秋月餅」與「端午粽子」
  • 00:07:11
    在各個城市
  • 00:07:12
    推出「城市馬克杯」或者「地區限定星冰樂」
  • 00:07:15
    在開設分店時
  • 00:07:16
    有時會將新的店面,融入古蹟建築
  • 00:07:19
    或者特別請設計師
  • 00:07:20
    規劃充滿在地特色的門市
  • 00:07:22
    這些做法
  • 00:07:23
    都是在將「外來的咖啡」與「原有的文化」結合
  • 00:07:26
    創造出一種共融的親切感
  • 00:07:28
    也是製造話題、吸引顧客上門的一種手法
  • 00:07:31
    於是,對台灣民眾來說
  • 00:07:33
    星巴克第三空間的舒適感、親切的服務
  • 00:07:35
    標榜精品咖啡的形象、還有在地化的融合
  • 00:07:38
    也讓星巴克在台灣
  • 00:07:40
    成為「高級感」的代名詞
  • 00:07:41
    一度蔚為風潮
  • 00:07:42
    只不過,它「高級的價格」
  • 00:07:44
    也引來不少質疑
  • 00:07:46
    【 台灣星巴克的爭議 】
  • 00:07:49
    2017 年,星巴克在台灣的一波漲價
  • 00:07:51
    引發了網友的不滿
  • 00:07:52
    有人發現,同樣品項的咖啡
  • 00:07:54
    在台灣竟然賣得比美國、日本還貴
  • 00:07:56
    更有謠傳,說星巴克的咖啡
  • 00:07:58
    跟統一旗下 7-11 的 city cafe「根本沒差」
  • 00:08:02
    這些不滿,也延伸到
  • 00:08:03
    為什麼星巴克那麼常「買一送一」?
  • 00:08:05
    既然能用「半價」販售
  • 00:08:06
    是不是代表星巴克本來就沒那麼有價值?
  • 00:08:09
    還有,星巴克的中杯
  • 00:08:10
    根本是小杯的 size
  • 00:08:12
    而「大杯」只有「價格很大」
  • 00:08:14
    容量卻很「一般」⋯⋯等等
  • 00:08:15
    針對這些質疑
  • 00:08:16
    「統一星巴克」曾經鄭重回應
  • 00:08:18
    他們只用美國總部進口的咖啡豆與原料
  • 00:08:21
    言下之意應該是指
  • 00:08:22
    星巴克不會因為在台灣是統一獨資
  • 00:08:24
    就改用統一的咖啡豆
  • 00:08:26
    當然,「喝起來像不像」
  • 00:08:27
    可能就見仁見智
  • 00:08:29
    至於「杯子大小」的問題
  • 00:08:30
    其實星巴克確實有「比中杯更小的小杯」
  • 00:08:33
    只是要特別問才有
  • 00:08:35
    不過,進一步延伸的許多問題
  • 00:08:37
    像是:為什麼不告訴大家有「小杯」?
  • 00:08:39
    不同大小的設定標準又是什麼?
  • 00:08:41
    以及買一送一為什麼這麼頻繁?
  • 00:08:44
    這些問題,就我們能查到的資料來看
  • 00:08:46
    星巴克似乎都沒有明確說明過
  • 00:08:49
    那雖然星巴克「不解釋」
  • 00:08:50
    行銷圈卻有不少人從「消費心理學」分析
  • 00:08:53
    認為「買一送一」其實可以讓人有「賺到」的感覺
  • 00:08:56
    而直接折半價
  • 00:08:57
    反而會讓咖啡「感覺沒那麼有價值」
  • 00:08:59
    導致「品牌定位崩壞」
  • 00:09:01
    此外
  • 00:09:01
    用「很小的中杯」來顯得「買大杯更划算」
  • 00:09:05
    確實也是一種引導消費者投入「更高消費金額」的常見手法
  • 00:09:09
    至於星巴克到底有沒有「好喝」到值這麼多錢?
  • 00:09:12
    這一點,「澳洲跟義大利人」
  • 00:09:14
    就給了特別嚴格的檢視
  • 00:09:16
    【 星巴克也會踢鐵板?】
  • 00:09:19
    義大利與澳洲
  • 00:09:20
    或許是星巴克在全球
  • 00:09:21
    唯二難以擴展版圖的地方
  • 00:09:23
    曾經,星巴克在澳洲開了 84 家分店
  • 00:09:26
    卻在 2008 年時,一口氣收掉 61 家
  • 00:09:29
    至於星巴克的靈感起源「義大利」
  • 00:09:31
    他們直到 2017 年
  • 00:09:33
    才終於「準備萬全、戰戰競競」地插旗米蘭
  • 00:09:36
    這是因為
  • 00:09:37
    義大利人和澳洲人都有他們自己的咖啡文化
  • 00:09:40
    不只街邊咖啡店隨處可見
  • 00:09:42
    人人也都培養出自己獨有的喜好與品味
  • 00:09:45
    比起連鎖店,他們更喜歡有個性
  • 00:09:47
    有不同烘焙風味的獨立咖啡館
  • 00:09:50
    對他們來說
  • 00:09:51
    那些店的咖啡不僅更好喝
  • 00:09:53
    而且價格還不到星巴克的一半
  • 00:09:55
    也有評論指出
  • 00:09:56
    看在老一輩的義大利人眼裡
  • 00:09:58
    星巴克的咖啡還是「像水一樣」
  • 00:10:00
    尤其熱門商品「星冰樂」
  • 00:10:01
    根本稱不上是咖啡
  • 00:10:03
    而這剛好跟台灣與美國相反
  • 00:10:05
    因為我們原本都沒有「咖啡文化」的歷史
  • 00:10:08
    所以星巴克的出現
  • 00:10:09
    反倒成為我們認識「咖啡」的起點、引領一陣風潮
  • 00:10:13
    這或許也能說明
  • 00:10:14
    為什麼星巴克在來台 25 年後的今天
  • 00:10:17
    似乎已經沒有像過去這麼風光
  • 00:10:19
    【我們的觀點】
  • 00:10:22
    在星巴克、以及後續其他連鎖品牌的推波助瀾下
  • 00:10:25
    台灣人漸漸也培養起「喝咖啡」的愛好與習慣
  • 00:10:28
    有人甚至認為,星巴克體系
  • 00:10:30
    培養起台灣第一批擁有烘豆能力
  • 00:10:33
    能獨當一面的咖啡師
  • 00:10:35
    2009 年左右
  • 00:10:36
    台灣咖啡店的數量開始爆炸成長
  • 00:10:39
    不管是連鎖店、還是獨立咖啡店
  • 00:10:41
    都蓬勃發展
  • 00:10:42
    現在,人們要在上班前買杯咖啡
  • 00:10:44
    又或者週末要找間咖啡館消磨時間
  • 00:10:46
    選擇已經很多
  • 00:10:47
    店家特色也比以前更鮮明
  • 00:10:50
    人們對「咖啡」也變得更分眾、更挑惕
  • 00:10:53
    在這種狀況下
  • 00:10:54
    不論是「想喝高品質的咖啡」
  • 00:10:55
    還是「需要一個第三空間」
  • 00:10:57
    星巴克都不再是人們的「唯一選擇」
  • 00:11:00
    反而只是「選擇之一」
  • 00:11:01
    從需求面來看,星巴克吸引到的
  • 00:11:03
    可能是舒適環境、寬敞空間、可以久坐
  • 00:11:06
    可以閒聊、可以臨時辦公的人
  • 00:11:08
    但需求著重在其它地方的人們
  • 00:11:11
    則會找到其他更符合期待的店家
  • 00:11:13
    而當大家彼此之間開始互相比較
  • 00:11:16
    自然就有了「喝星巴克不如喝某某家」之類的評價
  • 00:11:20
    不過,話說回來
  • 00:11:21
    即使有路易莎、cama、許多獨立小店的強敵環伺
  • 00:11:25
    星巴克其實一直都還保有高度的競爭力
  • 00:11:27
    不論是市占率、還是分店數
  • 00:11:29
    都沒有衰退的跡象
  • 00:11:30
    今年
  • 00:11:31
    更是達成了「全台分店 500 間」的壯舉
  • 00:11:34
    不得不說,有這樣經營成果
  • 00:11:35
    就說明「星巴克」基本上
  • 00:11:37
    還是很受大眾喜愛的
  • 00:11:39
    所以說到這裡,最後就來問問大家
  • 00:11:41
    你是如何看待「星巴克」的呢?
  • 00:11:56
    最後,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
  • 00:11:58
    歡迎分享出去
  • 00:11:58
    讓更多人知道「星巴克的經營秘訣」
  • 00:12:00
    此外,也可以點擊這個地方
  • 00:12:01
    看看「統一集團如何統一零售業」
  • 00:12:03
    以及「YAMAHA 到底可以多斜槓?」
  • 00:12:05
   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
  • 00:12:07
    我們明晚再見囉!
标签
  • 星巴克
  • 品牌形象
  • 高端咖啡
  • 在地化经营
  • 消费者心理
  • 第三空间
  • 市场策略
  • 咖啡文化
  • 台湾
  • 成功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