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知识精英阶层集体堕落,从道统的捍卫者到朱姓家臣/赵匡胤亲立“太祖誓碑”,使得“言事者,有了免于恐惧的权力”/被误读的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/钱谦益是否真的觉得“水太凉”?荣辱相伴,柳如是不离不弃

00:30:31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V--4yUOLMC0

Resumen

TLDR顾炎武在明末清初提出了亡国与亡天下的深刻区别,强调天下是国民的共同责任,而亡天下则是道德的崩溃。他认为士大夫是民意的代表,曾与君王共治天下,但在清朝时期,他们的地位下降,为统治者服务的意识增强,失去了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立性。历史上许多官员在动荡中选择投降,使得国家与民族的覆灭不断加速,折射出士人群体的软弱与复杂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这些变化揭示了不同统治时期士人责任感与国家存亡的关系。

Para llevar

  • 📜 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
  • 👥 天下是全体国民的责任
  • ⚖️ 国只是统治者的事务
  • 📉 清朝士大夫地位逐渐沦为家奴
  • 🏛️ 士大夫曾为民意代表
  • ⚔️ 文天祥与钱谦益的对比
  • 📉 历史反映士人群体的责任感缺失
  • 🔄 投降对历史的影响
  • 📚 文化传承与道德价值观
  • 🕰️ 明清之际的政治变迁

Cronología

  • 00:00:00 - 00:05:00

    视频开头讨论了顾炎武有关亡国与亡天下的观点,分析了二者的区别,并引出了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这句名言的来源。

  • 00:05:00 - 00:10:00

    顾炎武认为,保国与保天下的责任并不相同,天下更重要,涉及文化和道德传承,强调全体国民共同守护天下。

  • 00:10:00 - 00:15:00

    历史发展中,天下的概念变得模糊,国的观念却愈发加强,特别是在元朝之后,文化的断层造成了社会混乱,皇权取代了道统。

  • 00:15:00 - 00:20:00

    提到明朝建立之初,朱元璋对士大夫的态度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认知,最终导致士大夫角色的转变,他们不再代表百姓的意志而成为了皇帝的家臣。

  • 00:20:00 - 00:25:00

    崇祯皇帝自杀后,李自成进入北京,官员对崇祯缺乏感情,反映出当时的士大夫们早已忘记了服务于国家和民众的初衷,变成了职场上的职业经理人。

  • 00:25:00 - 00:30:31

    总结了清朝统治时期士大夫的屈从与失落,透视出士大夫在权力集中体制下的角色改变,展现了他们如何失去与国家和民众的连接,转而只关注个人利益。

Ver más

Mapa mental

Vídeo de preguntas y respuestas

  • 顾炎武如何区分亡国与亡天下?

    顾炎武认为亡国是政权的更替,而亡天下是道德的缺失,仁义充塞,导致暴政和社会动荡。

  • 天下与国的概念有何不同?

    天下是指一个文化体系和全体国民的责任,而国只是统治者管理的范围。

  • 士大夫在历史上扮演了什么角色?

    士大夫曾是代表民意的中坚力量,但随着清朝统治的建立,他们逐渐沦为皇帝的家奴,失去了独立性。

  • 清朝时期士大夫对国家的态度如何?

    清朝时期,士大夫对于国家的忠诚度降低,更加倾向于为自己谋取官职,而非承担责任。

  • 文天祥与钱谦益有什么区别?

    文天祥为国家英勇抗敌,而钱谦益则投降清朝并在清廷任官,历史评价上存在较大差异。

Ver más resúmenes de vídeos

Obtén acceso instantáneo a resúmenes gratuitos de vídeos de YouTube gracias a la IA.
Subtítulos
zh-Hant
Desplazamiento automático:
  • 00:00:08
    各位朋友大家好
  • 00:00:09
    明末清初的學者顧炎武
  • 00:00:11
    曾經提出了自己這樣的一個觀點
  • 00:00:14
    就是亡國與亡天下是不同的
  • 00:00:17
    亡國
  • 00:00:17
    顧炎武說:“異姓改號,謂之亡國”
  • 00:00:20
    也就是說
  • 00:00:21
    以前姓趙現在變成姓朱了
  • 00:00:23
    那麼這叫亡國
  • 00:00:25
    而亡天下呢?
  • 00:00:26
    則是“仁義充塞,(而至於)率獸食人”
  • 00:00:29
    謂之為亡天下
  • 00:00:31
    然後顧炎武又說
  • 00:00:32
    “保國者,其君其臣,肉食者謀之
  • 00:00:36
    保天下,匹夫之賤與有則焉而已”
  • 00:00:39
    後面這兩句話呢
  • 00:00:40
    後來又衍生出了
  • 00:00:42
    我們大家熟悉的那八個字
  • 00:00:44
    “天下興亡
  • 00:00:46
    匹夫有責”
  • 00:00:46
   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
  • 00:00:48
    這句話又變成另外一句叫
  • 00:00:51
    “國家興亡,匹夫有責”
  • 00:00:53
    而這個意思
  • 00:00:54
    與顧炎武的本意
  • 00:00:55
    已經是大相徑庭了
  • 00:00:57
    顧炎武是明末清初的人士
  • 00:00:59
    在他看來
  • 00:01:00
    亡國的國
  • 00:01:01
    指的就是明朝的朱家天下
  • 00:01:04
    大明的江山
  • 00:01:05
    對顧炎武而言
  • 00:01:07
    “保國者肉食者謀之”
  • 00:01:09
    那是明朝君臣的事情與老百姓無關
  • 00:01:12
    而天下則不同
  • 00:01:13
    天下不會是姓朱姓趙的某個王朝
  • 00:01:16
    更不會專指某個皇帝
  • 00:01:18
    天下指的是這塊土地上的文化
  • 00:01:21
    以及在這種文化下繁衍下來的人們
  • 00:01:25
    所以天下指的是華夏的文明
  • 00:01:27
    是華夏的道統
  • 00:01:29
    所以在顧炎武看來
  • 00:01:30
    天下與國並不是在同一層次的
  • 00:01:33
    天下明顯是高於國的
  • 00:01:35
    所以保天下是全體國民的責任
  • 00:01:38
    而保國則是肉食者謀之
  • 00:01:41
    換句話說
  • 00:01:42
    天下涉及的是道統
  • 00:01:44
    而國涉及的是法統或者叫治統
  • 00:01:48
    道統是鐵打的營盤
  • 00:01:50
    而法統或製統
  • 00:01:52
    不過是流水的兵
  • 00:01:54
    而自古以來
  • 00:01:55
    道統的守衛者與傳揚者
  • 00:01:57
    就是我們常說的士
  • 00:01:59
    或者叫士大夫
  • 00:02:00
    也就是我們
  • 00:02:01
    現在所說的知識分子
  • 00:02:03
    中原的華夏漢民族
  • 00:02:05
    從西周開始就產生了民本思想
  • 00:02:08
    “天視自我民視,天聽自我民聽”
  • 00:02:11
    所以民意就代表了天意
  • 00:02:13
    而民意的代表人也是士
  • 00:02:16
    所以在中國歷史中很長的一段時間內
  • 00:02:19
    都是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
  • 00:02:22
    因為士大夫代表的是民意
  • 00:02:24
    而天子的執政又要以民意作為基礎
  • 00:02:27
    最早的以儒家為核心的中原文化
  • 00:02:29
    是有天下意識
  • 00:02:31
    而無江山意識的
  • 00:02:33
    天下乃人人之天下
  • 00:02:34
    並非一家一姓之天下
  • 00:02:36
    所以
  • 00:02:37
    皇帝要與士大夫這些民意代表們
  • 00:02:39
    一起來治理天下
  • 00:02:41
    這種文化傳承到了宋朝的時候
  • 00:02:43
    達到了頂峰
  • 00:02:45
    但很遺憾
  • 00:02:46
    自元朝以後
  • 00:02:47
    君臣之間的這種關係
  • 00:02:49
    天下與江山的意識
  • 00:02:51
    就完全進入了另外一個方向
  • 00:02:53
    天下的概念變得越來越模糊
  • 00:02:56
    而江山,國的概念
  • 00:02:58
    則越來越清晰
  • 00:03:00
    甚至爬到了天下之上
  • 00:03:02
    國的意志就成了天下的意志
  • 00:03:05
    在崖山之戰以後
  • 00:03:06
    中原文化呈斷崖式的下跌
  • 00:03:09
    元滅南宋
  • 00:03:10
    實際上就是顧炎武所說的
  • 00:03:12
    “仁義充塞
  • 00:03:13
    以至於率獸食人”
  • 00:03:15
    夷狄的野蠻從此取代了諸夏之禮
  • 00:03:18
    元以後的明朝
  • 00:03:19
    大家知道明承元治
  • 00:03:21
   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
  • 00:03:23
    雖然打著恢復大宋漢家天下的旗號
  • 00:03:27
    但他的心中
  • 00:03:28
    對宋朝沒有絲毫的認識
  • 00:03:30
    相反他倒是從元統治者那裡
  • 00:03:32
    學到瞭如何殘酷的對待讀書人
  • 00:03:35
    如何踐踏他們的尊嚴
  • 00:03:36
    這位從社會最底層
  • 00:03:38
    一路拼殺出來的平民皇帝
  • 00:03:40
    他沒有學過什麼儒家經典
  • 00:03:43
    倒是受到了成吉思汗
  • 00:03:44
    將天下與人們
  • 00:03:45
    視為私有財產的影響
  • 00:03:48
   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
  • 00:03:50
    在軍事上,朱元璋北伐成功了
  • 00:03:53
    但是在靈魂上,在思想上,
  • 00:03:55
    卻是成吉思汗南伐獲勝
  • 00:03:58
    既然天下已經不是人人之天下
  • 00:04:01
    而只是朱姓一家之天下
  • 00:04:03
    那麼士大夫就已經不再是民意的代表
  • 00:04:06
    而只是變成了他朱元璋的家臣
  • 00:04:10
    這些士大夫
  • 00:04:11
    一生都在受儒家思想的影響
  • 00:04:13
    他們知道天下與江山的區別
  • 00:04:16
    當天下已經變成了
  • 00:04:17
    朱姓一家的江山的時候
  • 00:04:19
    這些士大夫們自然也就不會
  • 00:04:22
    再以天下為己任了
  • 00:04:23
    天下也好,江山也好
  • 00:04:25
    既然是你朱家的
  • 00:04:27
    那又和我有什麼關係
  • 00:04:29
    他的姓也好王也好
  • 00:04:31
    都隨他去吧
  • 00:04:33
    鐘明一朝君臣之間的關係一直是這樣
  • 00:04:36
    於是才會出現了
  • 00:04:38
    在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以後
  • 00:04:40
    那樣可笑與可悲的一幕
  • 00:04:43
    公元1644年的4月25日
  • 00:04:45
    李自成率軍進入了北京城
  • 00:04:48
    他剛進城的時候
  • 00:04:49
    還並不知道崇禎的下落
  • 00:04:52
    不知道他是死是活
  • 00:04:54
    有人說崇禎已經逃出了北京城
  • 00:04:56
    這點呢讓李自成非常的緊張
  • 00:04:58
    所以懸賞萬兩黃金找尋崇禎的下落
  • 00:05:03
    三天以後
  • 00:05:04
    有人發現崇禎已經自縊於煤山
  • 00:05:07
    李自成的士兵將崇禎的屍體
  • 00:05:09
    從煤山拖了下來
  • 00:05:11
    李自成對崇禎還算是仁義
  • 00:05:13
    並沒有採取什麼鞭屍
  • 00:05:15
    那樣過激的手段
  • 00:05:17
    他命人找了一副棺材
  • 00:05:19
    將崇禎
  • 00:05:19
    皇帝和已在宮中自殺的周皇后的屍體
  • 00:05:23
    放在了東華門的一個草棚之內
  • 00:05:26
    這個草棚也就算臨時的靈堂吧
  • 00:05:29
    而且李自成還
  • 00:05:30
    下令給當時的那些明朝官員說
  • 00:05:33
    允許他們去祭奠他們的雇主
  • 00:05:37
    結果來到崇禎的靈堂拜祭
  • 00:05:39
    並且哭的官員
  • 00:05:41
    總共有30多位
  • 00:05:43
    來拜祭但並沒有哭的有60多位
  • 00:05:46
    還有一部分官員
  • 00:05:47
    只是遠遠的斜著眼看
  • 00:05:49
    並沒有任何表示
  • 00:05:50
    或者即使是車馬從靈前通過
  • 00:05:53
    也沒有停下來一分一秒
  • 00:05:56
    就好像那裡躺著的
  • 00:05:58
    並不是他們曾經的皇帝
  • 00:06:00
    而只是一個陌生人
  • 00:06:02
    當然了或許是這些官員們擔心
  • 00:06:04
    李自成的人會在一旁窺探
  • 00:06:07
    會記錄下誰來拜祭了,誰又哭了
  • 00:06:10
    將來會秋後算賬
  • 00:06:12
    但更有可能的是
  • 00:06:13
    他們對他們這位故主
  • 00:06:15
    真的並沒有什麼感情
  • 00:06:17
    對於他們來說
  • 00:06:18
    那不過是他們以前的一位老闆
  • 00:06:21
    現在以前的老闆已經走了
  • 00:06:23
    他們正在謀劃著怎樣去取悅新的老闆
  • 00:06:27
    當時京城的官員有多少名呢
  • 00:06:30
    3,000多名
  • 00:06:31
    3,000多人中
  • 00:06:32
    只有差不多100多人去祭奠崇禎皇帝
  • 00:06:36
    估計崇禎皇帝泉下有之
  • 00:06:38
    又要大喊一聲
  • 00:06:40
    “文官皆該殺”了
  • 00:06:42
    崇禎皇帝生前
  • 00:06:43
    並沒有給自己建陵寢
  • 00:06:45
    大家知道
  • 00:06:46
    一般帝王的陵寢
  • 00:06:47
    都是在帝王執政期間就開始修建的
  • 00:06:51
    但崇禎皇帝那時候呢
  • 00:06:53
    一來呢是因為帝陵所在的那座山上
  • 00:06:56
    已經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地方
  • 00:06:58
    再者呢也是
  • 00:06:59
    崇禎執政期間的財政
  • 00:07:01
    確實是捉襟見肘
  • 00:07:03
    那沒有帝陵如何安葬崇禎呢?
  • 00:07:06
    這件事情李自成並沒有管
  • 00:07:08
    只是讓下面的人看著辦
  • 00:07:10
    最後下面呢有位大臣想了一個辦法
  • 00:07:12
    將崇禎安葬在田貴妃的墓葬之中
  • 00:07:16
    所以田貴妃的墓
  • 00:07:17
    就變成了後來的思陵
  • 00:07:19
    崇禎居中,週皇后居左
  • 00:07:22
    田貴妃居右
  • 00:07:23
    外面不遠處還有王承恩的墓葬
  • 00:07:26
    而那些明朝官員們呢?
  • 00:07:28
    第二天李自成就發布了命令
  • 00:07:31
    讓百官們第二天一早
  • 00:07:33
    在午門外等候
  • 00:07:34
    李自成要選材任用官員
  • 00:07:36
    這些官員們天沒亮
  • 00:07:38
    就早早的在午門外開始排隊
  • 00:07:41
    彼此為爭奪一個好位置
  • 00:07:43
    而吵吵嚷嚷
  • 00:07:44
    這點呢
  • 00:07:44
    讓大順軍的士兵看了
  • 00:07:46
    都覺得很不屑
  • 00:07:48
    用長桿驅趕他們維持排隊的次序
  • 00:07:51
    這些官員們真可謂是醜態百出
  • 00:07:54
    很多官員在李自成軍隊入京之前
  • 00:07:57
    已經早早的把自己的官服燒掉
  • 00:08:00
    這時候知道李自成要重新任用他們
  • 00:08:03
    可是此時又找不到了官服
  • 00:08:05
    於是紛紛的向戲班子去接戲服
  • 00:08:08
    一時之間
  • 00:08:10
    北京城內戲班子的戲服價格
  • 00:08:13
    漲了好幾倍
  • 00:08:14
    還有的官員
  • 00:08:15
    不知道李自成來了
  • 00:08:16
    會怎樣對待他們
  • 00:08:18
    所以他們已經做好了出家的準備
  • 00:08:20
    甚至頭髮都剃掉
  • 00:08:22
    現在知道他們還有機會繼續做官
  • 00:08:25
    只好帶著一頂帽子
  • 00:08:27
    來見李自成
  • 00:08:28
    李自成見了這樣的人也很生氣
  • 00:08:30
    就命令手下
  • 00:08:32
    將他們這些人身上
  • 00:08:34
    所有的毛
  • 00:08:35
    全部剃掉
  • 00:08:37
    當然了,也不能說一個忠君的都沒有
  • 00:08:39
    比如說崇禎的妹夫
  • 00:08:42
    也就是當朝駙馬
  • 00:08:44
    鞏永固
  • 00:08:45
    鞏永固尚的是崇禎皇帝
  • 00:08:47
    同父異母的妹妹
  • 00:08:49
    樂安公主
  • 00:08:50
    關於這位公主呢
  • 00:08:51
    以前我們提到過
  • 00:08:53
    她是李選侍,西李的親生女兒
  • 00:08:56
    當年小朱由檢喪母以後
  • 00:08:58
    曾經交由李選侍來撫養
  • 00:09:01
    李選侍此時已經有了一個女兒
  • 00:09:03
    就是後來的樂安公主
  • 00:09:05
    李選侍驕橫跋扈
  • 00:09:07
    但是樂安公主卻是溫柔賢惠
  • 00:09:10
    與崇禎這位同父異母哥哥的關係呢
  • 00:09:13
    相處的也一直是非常的融洽
  • 00:09:15
    但很可惜
  • 00:09:16
    在崇禎十六年的時候
  • 00:09:18
    樂安公主病逝
  • 00:09:20
    此時棺木還停放在自己的公主府中
  • 00:09:24
    尚未下葬
  • 00:09:25
    鞏永固與樂安公主二人
  • 00:09:27
    關係甚好,二人共育有五子
  • 00:09:29
    城破之日
  • 00:09:30
    鞏永固將五個孩子
  • 00:09:32
    用黃繩綁在了他妻子的棺木之旁
  • 00:09:36
    然後命人封閉府門
  • 00:09:38
    舉家自焚而亡
  • 00:09:40
    鞏永固的壯舉
  • 00:09:42
    對那些已經
  • 00:09:42
    投降大順的明朝官員們來說
  • 00:09:45
    應該不會有任何觸動
  • 00:09:48
    因為在他們看來
  • 00:09:49
    鞏永固也是朱家人
  • 00:09:51
    他是朱家的駙馬
  • 00:09:53
    他為大明而亡那是應該的
  • 00:09:55
    不過他們可能是有選擇性的忘記了
  • 00:09:58
    他們也是大明的臣子
  • 00:10:00
    大順取代大明那就是亡國
  • 00:10:04
    亡國老百姓自不待言
  • 00:10:07
    但作為大明的臣子
  • 00:10:09
    一直領受著大明的俸祿
  • 00:10:11
    那麼人們有理由
  • 00:10:12
    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
  • 00:10:15
    不過很可惜
  • 00:10:16
    他們對自己
  • 00:10:17
    倒是很看得開
  • 00:10:18
    東家不成打西家
  • 00:10:20
    真的把自己當成了職業經理人了
  • 00:10:23
    如果說大順取代大明是亡國的話
  • 00:10:26
    那麼明亡清興
  • 00:10:28
    則是亡國又亡天下
  • 00:10:31
    但此時,大明帝國的那些士大夫們
  • 00:10:34
    他們恐怕早已經忘記了
  • 00:10:36
    他們士的身份
  • 00:10:37
    忘記了為天下人請命的責任
  • 00:10:40
    他們變成了一群職業的官僚
  • 00:10:43
    亡國也好,亡天下也好
  • 00:10:45
    他們都不在乎
  • 00:10:46
    他們只在乎自己的官帽
  • 00:10:49
    清兵入關以後
  • 00:10:50
    也需要大量的漢人官員
  • 00:10:52
    對於一個國家的行政管理
  • 00:10:54
    滿人們是做不來的
  • 00:10:56
    在任用漢人官員這方面
  • 00:10:58
    多爾袞也真是動了一番腦筋
  • 00:11:00
    他首先選擇的
  • 00:11:02
    並不是那些當朝為官的人
  • 00:11:05
    而是那些下野的人
  • 00:11:07
    因為這些人
  • 00:11:08
    在明朝的時候受過冷遇
  • 00:11:10
    所以多爾袞認為
  • 00:11:11
    他們更願意為清朝效力
  • 00:11:13
    崇禎末期還是東林黨專權
  • 00:11:16
    所以那些被下野的都是閹黨
  • 00:11:19
    所以多爾袞就從閹黨中
  • 00:11:21
    提拔漢人官員
  • 00:11:23
    比如馮銓
  • 00:11:24
    馮銓是一個天才
  • 00:11:25
    按現在的話講
  • 00:11:26
    他應該也算是一個流量的明星
  • 00:11:29
    他18歲就中了進士
  • 00:11:31
    同他一起中進士的很多人
  • 00:11:33
    都已經五六十歲了
  • 00:11:35
    馮銓的才華可見一般
  • 00:11:37
    馮銓不光是有才
  • 00:11:38
    而且還有貌
  • 00:11:40
    據記載,他長相“姣媚”
  • 00:11:42
    這是史書的原話
  • 00:11:43
    據劉若愚的【酌中志】記載
  • 00:11:46
    馮銓平日上朝的時候
  • 00:11:48
    要帶兩三雙靴子
  • 00:11:49
    因為他要經常換
  • 00:11:51
    做到自己的鞋子是纖塵不染
  • 00:11:53
    而且呢他還要
  • 00:11:54
    備幾套鮮豔的衣服
  • 00:11:56
    也要隨時換
  • 00:11:57
    他隨身還帶了一把小鏡子
  • 00:11:59
    經常的照照
  • 00:12:00
    欣賞一下自己的美姿容
  • 00:12:02
    馮銓的性取向
  • 00:12:04
    可能是有些與眾不同
  • 00:12:05
    據文秉的【烈皇小識】記載
  • 00:12:08
    馮銓與繆昌期以及周延儒
  • 00:12:11
    他們都保持著非常親密的關係
  • 00:12:14
    當然了
  • 00:12:15
    愛美也好,性取向有些與眾不同也好
  • 00:12:18
    這些都是他私人的事情
  • 00:12:20
    不應因此
  • 00:12:21
    對他的個人品行做出評價
  • 00:12:24
    但他其他的一些所作所為
  • 00:12:26
    則令人非常的不齒
  • 00:12:28
    在天啟年間
  • 00:12:29
    市面上流行著一部小說叫【遼東傳】
  • 00:12:33
    【遼東傳】就是歌頌熊廷弼
  • 00:12:35
    戍守遼東的英雄事蹟
  • 00:12:37
    但其中也提到了
  • 00:12:39
    馮銓的父親馮盛期
  • 00:12:41
    曾經在清兵來犯的時候
  • 00:12:43
    去職逃跑
  • 00:12:45
    馮銓覺得【遼東傳】就是熊廷弼
  • 00:12:47
    自己編寫的
  • 00:12:48
    為自己塗金
  • 00:12:49
    而抹黑他的父親
  • 00:12:51
    所以就以此參了熊廷弼一本
  • 00:12:54
    最終導致熊廷弼“傳首九邊”
  • 00:12:57
    熊廷弼被殺
  • 00:12:58
    而馮銓則得到升遷
  • 00:13:00
    這就是當時
  • 00:13:01
    明朝逆向淘汰的典型事例
  • 00:13:04
    後來因為閹黨內部的爭鬥
  • 00:13:06
    他被罷職回鄉
  • 00:13:07
    清兵入關以後
  • 00:13:08
    多爾袞想起了他
  • 00:13:10
    就招他入朝為官
  • 00:13:11
    他馬上就來了
  • 00:13:13
    見到多爾袞以後
  • 00:13:14
    馬上是跪地叩頭
  • 00:13:16
    並說:“您應該當皇帝”
  • 00:13:18
    多爾袞雖然嘴上說
  • 00:13:20
    本朝有本朝典治
  • 00:13:23
    不可亂說
  • 00:13:24
    但心裡頭,卻已經喜歡上了他
  • 00:13:26
    後來他在清朝也做到了大學士
  • 00:13:29
    他是唯一一個在明清兩朝
  • 00:13:31
    都做到了大學士的官員
  • 00:13:34
    他有一句名言叫做
  • 00:13:36
    “一心可以侍二主
  • 00:13:37
    二心不可侍一君”
  • 00:13:39
    投效清朝以後
  • 00:13:41
    他馬上命令全家人
  • 00:13:43
    “不論男婦
  • 00:13:44
    皆效滿裝”
  • 00:13:45
    甘心情願的當了滿清的奴才
  • 00:13:48
    在清朝為官期間
  • 00:13:50
    他又被彈劾說
  • 00:13:51
    他收受姜瓖的賄賂
  • 00:13:54
    總的來說
  • 00:13:54
    此人的行徑
  • 00:13:56
    實在是有負他的滿腹才學
  • 00:13:58
    和那一副好皮囊
  • 00:14:00
    難怪後人有詩讚曰
  • 00:14:02
    “人面不知何處去”
  • 00:14:04
    第二批投靠清朝的明朝官員
  • 00:14:07
    大部分都是東林黨人
  • 00:14:08
    其中我們比較熟悉的
  • 00:14:10
    就是當時東林黨的領袖
  • 00:14:12
    錢謙益
  • 00:14:13
    錢謙益是前吳越王錢鏐(口誤)的後裔
  • 00:14:16
    他的出身無可爭議
  • 00:14:18
    他的才學在當時
  • 00:14:20
    也可謂是獨步天下
  • 00:14:21
    我們大家對錢謙益比較熟悉的
  • 00:14:24
    就是那個關於“水太冷”的故事
  • 00:14:26
    這個故事呢是出自於【掃軌閒談】(口誤)
  • 00:14:29
    是一本野史書
  • 00:14:30
    書中記述的是
  • 00:14:32
    當時南京陷落以後
  • 00:14:33
    錢謙益的愛妾柳如是
  • 00:14:35
    就勸錢謙益
  • 00:14:36
    應該自盡殉國
  • 00:14:38
    錢謙益也答應了
  • 00:14:40
    兩人決定要投湖自盡
  • 00:14:42
    於是他們就泛舟在尚湖之上
  • 00:14:45
    先是喝了一頓小酒
  • 00:14:46
    那錢謙益
  • 00:14:47
    肯定免不了說一些
  • 00:14:48
    壯懷激烈的話
  • 00:14:49
    表示要效仿屈原
  • 00:14:51
    以死明志
  • 00:14:53
    但等到真的需要投水的時候
  • 00:14:55
    他用手試了一下水溫
  • 00:14:57
    說:“水太涼
  • 00:14:58
    咱們下次再來吧”
  • 00:15:00
    當時柳如是覺得很不屑
  • 00:15:02
    自己奮身要投水
  • 00:15:03
    但被錢謙益攔腰抱住
  • 00:15:05
    這個故事
  • 00:15:06
    因為僅僅出自於一本野史
  • 00:15:08
    所以呢一直以來就受到很多人的質疑
  • 00:15:11
    陳寅卻先生在他的那本書
  • 00:15:13
    【柳如是別傳】中
  • 00:15:15
    就特別提到這件事情
  • 00:15:17
    說這件事情不實
  • 00:15:19
    因為按照【掃軌閒談】記載
  • 00:15:21
    錢謙益與柳如是是泛舟於尚湖
  • 00:15:24
    而實際上
  • 00:15:25
    當時兩人應該都在南京
  • 00:15:28
    而尚湖卻是在常熟
  • 00:15:30
    柳如是是秦淮八豔之一
  • 00:15:32
    姓柳名隱字如是
  • 00:15:34
    她之所以字如是
  • 00:15:35
    是因為辛棄疾的那首詞
  • 00:15:38
    “我見青山多嫵媚
  • 00:15:40
   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”
  • 00:15:43
    由此可見
  • 00:15:44
    柳如是欣賞的
  • 00:15:45
    很可能是像辛棄疾那樣的男子漢
  • 00:15:48
    而不是像錢謙益那樣
  • 00:15:50
    軟弱的文人
  • 00:15:51
    錢謙益是在南京被圍
  • 00:15:53
    弘光皇帝又逃走的情況下
  • 00:15:55
    投降滿清的
  • 00:15:56
    這也成了他一生中抹不掉的污點
  • 00:15:59
    對這個人如何評價
  • 00:16:00
    是一件很糾結的事情
  • 00:16:02
    因為錢謙益本人活的
  • 00:16:04
    就很糾結
  • 00:16:05
    他在崇禎朝的時候
  • 00:16:06
    並沒有受到重視
  • 00:16:07
    大部分的時間是賦閒在家
  • 00:16:09
    後來南明成立以後
  • 00:16:11
    投效南明
  • 00:16:12
    被封為禮部尚書
  • 00:16:13
    南京被圍的時候
  • 00:16:14
    他也並不是最高的行政長官
  • 00:16:16
    後人可以責備他不戰而降
  • 00:16:18
   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
  • 00:16:20
    如果他在援軍無望的情況下
  • 00:16:23
    仍然是率領著官民拼死抵抗
  • 00:16:26
    那得到的結果
  • 00:16:28
    又會是什麼?
  • 00:16:29
    “揚州十日”就在前面
  • 00:16:31
    難道還希望發生一次“南京十日”嗎
  • 00:16:34
    遇到抵抗,清兵一定會屠城的
  • 00:16:37
    這一點他們從來是說到做到
  • 00:16:39
    那些官員們可以選擇
  • 00:16:41
    要不要保全自己的名節
  • 00:16:43
    要不要抵抗
  • 00:16:44
    而老百姓能選擇什麼
  • 00:16:47
    他們連自己的生與死
  • 00:16:49
    都無法選擇
  • 00:16:50
    所以官員在做這樣的選擇的時候
  • 00:16:52
    是不是也應該考慮一下
  • 00:16:54
    背後的幾十萬人的生命
  • 00:16:56
    那麼有的朋友可能會說
  • 00:16:58
    那史可法呢?
  • 00:16:59
    是不是說
  • 00:17:00
    史可法也不應該抵抗
  • 00:17:02
    那樣或許就沒有揚州十日了
  • 00:17:04
    首先我要說
  • 00:17:05
    屠城的人是清兵
  • 00:17:07
    這個罪名絕對不應該由史可法來背
  • 00:17:10
    史可法抗清
  • 00:17:11
    充分顯示了他的民族大義
  • 00:17:13
    這點是應該充分肯定的
  • 00:17:15
    但我想
  • 00:17:15
    如果抵抗已經毫無意義
  • 00:17:17
    那麼那些忠臣們
  • 00:17:19
    完全可以選用殉國的方式
  • 00:17:21
    結束自己的生命
  • 00:17:22
    以成全自己的民族大義
  • 00:17:24
    而不要拉著百姓們一起去冒險
  • 00:17:27
    將百姓的生命
  • 00:17:29
    置於敵人的屠刀之下
  • 00:17:31
    如果在勢窮之際
  • 00:17:32
    投降沒有什麼可恥的
  • 00:17:34
    因為你已經盡了力
  • 00:17:36
    你依然是英雄
  • 00:17:37
    如果投降
  • 00:17:38
    還能夠挽救更多的生命
  • 00:17:40
    那我覺得投降是值得的
  • 00:17:42
    錢謙益人生中最大的敗筆
  • 00:17:45
    並不是在於他的投降
  • 00:17:47
    而是在於他投降以後
  • 00:17:49
    竟然又去清廷做官
  • 00:17:51
    這也就成了他一生中
  • 00:17:53
    無法抹掉的污點
  • 00:17:55
    如果他投降是為了城中的百姓
  • 00:17:58
    投降以後就歸隱山林
  • 00:18:00
    那麼我覺得
  • 00:18:01
    他就是無可指責的
  • 00:18:02
    但他偏偏選擇
  • 00:18:03
    接受了清朝人的官職
  • 00:18:05
    這個官實際上他只當了半年
  • 00:18:08
    然後還是歸隱山林
  • 00:18:10
    現在想起來真的何必呢?
  • 00:18:12
    一瞬間的軟弱與貪念
  • 00:18:14
    卻注定了他一生的遺憾
  • 00:18:17
    錢謙益投降的那一天
  • 00:18:19
    大雨傾盆
  • 00:18:20
    但再大的雨也無法抹去
  • 00:18:23
    他人生中的污點
  • 00:18:25
    歸隱山林以後
  • 00:18:26
    錢謙益又資助了幾次
  • 00:18:27
    反清復明的活動
  • 00:18:29
    還資助過鄭成功北伐
  • 00:18:31
    或許他這樣做
  • 00:18:32
    是在為他以前的行為贖罪
  • 00:18:35
    錢謙益的一生
  • 00:18:36
    可用糾結兩字形容
  • 00:18:38
    在他的餘生腦海中
  • 00:18:40
    可能會經常浮現
  • 00:18:41
    李商隱的那兩句詩
  • 00:18:43
    “嫦娥應悔偷靈藥
  • 00:18:46
    碧海青天夜夜心”
  • 00:18:49
    他應該很後悔
  • 00:18:50
    他當初做出的
  • 00:18:51
    投降的決定
  • 00:18:52
    這種想法在他的詩中
  • 00:18:54
    也有所呈現
  • 00:18:55
    他曾經這樣寫道
  • 00:18:57
    “望斷關河非漢幟
  • 00:18:59
    吹殘日月是胡笳
  • 00:19:02
    嫦娥老大無歸處
  • 00:19:04
    獨倚銀輪哭桂花”
  • 00:19:06
    他是一個文人
  • 00:19:07
    一生中最大的願望
  • 00:19:09
    就是修【明史】
  • 00:19:10
    南明弘光年間
  • 00:19:11
    他就準備修【明史】
  • 00:19:13
    後來投降了清朝
  • 00:19:15
    還是去修【明史】
  • 00:19:16
    但絳雲樓的一場火災
  • 00:19:18
    使他的所有的辛苦都化為烏有
  • 00:19:22
    他不禁仰天發出長嘆
  • 00:19:24
    “不知漢簡為誰青”
  • 00:19:26
    他的一生是很失敗的
  • 00:19:28
    除了他身邊的柳如是
  • 00:19:30
    在清朝期間,他兩次入獄
  • 00:19:32
    柳如是都是冒死相救
  • 00:19:34
    對於柳如是的深情
  • 00:19:36
    錢謙益曾經發出這樣的感嘆
  • 00:19:38
    “慟哭臨江無孝子
  • 00:19:40
    從行赴難有賢妻”
  • 00:19:42
    錢謙益去世以後
  • 00:19:44
    柳如是馬上就陷入了
  • 00:19:46
    他們錢家關於財產的糾紛之中
  • 00:19:49
    清高的柳如是不堪受辱
  • 00:19:51
    自縊身亡
  • 00:19:52
    年僅46歲
  • 00:19:54
    世人習慣用絕對的正反
  • 00:19:56
    來評價一個人的好與壞
  • 00:19:58
    但殊不知
  • 00:19:59
    大部分的人
  • 00:20:00
    是行走在灰色地帶
  • 00:20:02
    一念佛,一念魔
  • 00:20:03
   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
  • 00:20:05
    有一名畫家他想畫佛
  • 00:20:08
    後來他在一個廟中遇到了一位和尚
  • 00:20:11
    他覺得這位和尚的形象非常像佛
  • 00:20:14
    於是他就給了這名和尚很多錢
  • 00:20:16
    請他來做模特
  • 00:20:18
    他按照和尚的樣子
  • 00:20:20
    果然畫出了佛的樣子
  • 00:20:22
    他的畫一下子價值千金
  • 00:20:24
    他從一名畫匠變成了一名大畫家
  • 00:20:27
    在以後他又想畫魔
  • 00:20:30
    佛還好找
  • 00:20:31
    魔哪裡去找
  • 00:20:32
    於是他就決定去監獄去找
  • 00:20:34
    那裡很多人惡貫滿盈
  • 00:20:37
    他們就是人世間的魔
  • 00:20:39
    於是他又找了一個模特
  • 00:20:41
    這個人的形象
  • 00:20:42
    怎麼看怎麼像魔
  • 00:20:44
    這幅畫像畫的很好
  • 00:20:46
    畫出了魔的惡
  • 00:20:47
    但當他的那位模特
  • 00:20:49
    看到這幅畫作的時候
  • 00:20:51
    卻不禁失聲痛哭
  • 00:20:52
    畫家很奇怪問:“你哭什麼呀?”
  • 00:20:55
    這個人說
  • 00:20:56
    當年你畫佛的時候
  • 00:20:58
    畫的就是我
  • 00:21:00
    你給了我很多錢
  • 00:21:01
    有了錢我就不想在寺廟待了
  • 00:21:03
    我開始出去花天酒地
  • 00:21:05
    釋放自己的慾望
  • 00:21:07
    後來沒了錢
  • 00:21:08
    我就去偷去搶去殺人
  • 00:21:10
    最後就變成了現在這副樣子
  • 00:21:12
    畫家聽完以後
  • 00:21:13
    頹然的推開畫筆
  • 00:21:14
    他再也不想畫佛
  • 00:21:16
    不想畫魔了
  • 00:21:17
    因為人的內心真的很難揣測
  • 00:21:21
    一念成佛
  • 00:21:22
    一念成魔
  • 00:21:24
    錢謙益當然無法跟文天祥相比
  • 00:21:26
    文天祥是英雄
  • 00:21:28
    錢謙益不是
  • 00:21:29
    英雄之所以能成為英雄
  • 00:21:31
    就是因為他做到了
  • 00:21:32
    大多數人做不到的事情
  • 00:21:34
    而大多數人
  • 00:21:35
    不管他學識多麼淵博
  • 00:21:37
    地位多麼高貴
  • 00:21:39
    面臨關鍵時候
  • 00:21:40
    他所做出的選擇
  • 00:21:42
    往往和一般的老百姓
  • 00:21:44
    並沒有太大的區別
  • 00:21:45
    有的常人都有的軟弱與恐懼
  • 00:21:48
    所以我們判斷事物的標準
  • 00:21:50
    就不能單純的以英雄為標準
  • 00:21:52
    這種制度之下的社會
  • 00:21:54
    一定是一個嚴苛的社會
  • 00:21:56
    缺乏寬容
  • 00:21:58
    缺乏共情
  • 00:21:58
    而最終
  • 00:21:59
    這種社會也一定會是一個虛偽的社會
  • 00:22:02
    因為畢竟英雄太少了
  • 00:22:04
    所以不得已就會
  • 00:22:05
    製造出很多的假英雄
  • 00:22:07
    還有一點
  • 00:22:08
    錢謙益也是無法跟文天祥相比
  • 00:22:11
    那就是他們所服務的君王
  • 00:22:14
    錢謙益服務的是大明朝的皇帝
  • 00:22:17
    而文天祥服務的
  • 00:22:19
    是宋朝的皇帝
  • 00:22:21
    孟子曰
  • 00:22:21
    “君以國士待我
  • 00:22:23
    我當以國士報之
  • 00:22:25
    君以路人待我
  • 00:22:27
    我當以路人報之
  • 00:22:29
    君以草芥待我
  • 00:22:31
    我當以仇寇報之”
  • 00:22:33
    孟子的思想
  • 00:22:34
    強調君臣在人格上是獨立的
  • 00:22:37
    應該相互尊重
  • 00:22:38
    而朱元璋以及朱元璋以後的皇帝們
  • 00:22:41
    他們是如何對待文臣
  • 00:22:44
    對待士大夫的
  • 00:22:45
    這方面內容呢我以前已經講過很多
  • 00:22:48
    在此就不再贅述了
  • 00:22:49
    在朱元璋刻意搭建的體制之中
  • 00:22:52
    士大夫變成了朱元璋的家臣
  • 00:22:55
    家臣與人臣的不同在於
  • 00:22:57
    家臣是將君主的事情
  • 00:22:59
    當做了事業的全部
  • 00:23:01
    沒有了整個國家民族命運方面的擔當
  • 00:23:04
    失去了作為一個文人的獨立性
  • 00:23:07
    這樣雖然一定程度上
  • 00:23:09
    使得皇權得以鞏固加強
  • 00:23:11
    但是呢他的副作用
  • 00:23:12
    也是非常明顯的
  • 00:23:14
    在承平時期或許還不覺得
  • 00:23:16
    但一到遇到了關鍵時刻
  • 00:23:18
    所有的官員眼睛
  • 00:23:20
    都往上看
  • 00:23:21
    他們都希望得到上級的首肯
  • 00:23:23
    上級決定做什麼
  • 00:23:25
    在做什麼
  • 00:23:25
    而這件事情緊不緊急
  • 00:23:27
    該不該做
  • 00:23:28
    就變得沒那麼重要了
  • 00:23:30
    關鍵的是上級的指示
  • 00:23:32
    上級看著上級
  • 00:23:33
    最後全體的目光
  • 00:23:35
    都盯上了皇帝一人
  • 00:23:37
    如果這個皇帝做錯了決定
  • 00:23:39
    那就是滿盤皆輸
  • 00:23:41
    這種架構看起來似乎很穩定
  • 00:23:43
    但當全國上下只有一個聲音
  • 00:23:45
    那就是君王的聲音
  • 00:23:47
    只有一個思想
  • 00:23:48
    那就是君王的思想的時候
  • 00:23:50
    當幾億人的腦袋圍著
  • 00:23:52
    一個人腦袋轉的時候
  • 00:23:53
    這才是最大的不穩定
  • 00:23:56
    由於朱元璋
  • 00:23:57
    以及後面幾代皇帝的殘暴
  • 00:23:59
    將中國人“惟上”的性格發展到了極致
  • 00:24:02
    那麼清朝呢
  • 00:24:03
    清朝會不會好一點
  • 00:24:05
    其實更差
  • 00:24:06
    在明朝,士大夫們是家臣
  • 00:24:08
    到了清朝
  • 00:24:09
    則榮幸的晉升為家奴
  • 00:24:11
    甚至想要自稱一句奴才
  • 00:24:13
    都需要通過官方的認證
  • 00:24:16
    清朝雖然疆域廣大
  • 00:24:17
    但卻是中國歷史上
  • 00:24:19
    最少自由最少創造力的朝代
  • 00:24:22
    這種過度的權力集中體制
  • 00:24:24
    還會造成另外一種局面
  • 00:24:26
    就導致那些士大夫們
  • 00:24:28
    對整個體制
  • 00:24:29
    失去了忠誠和認同感
  • 00:24:31
    反正這江山是皇帝的
  • 00:24:33
    好了是皇帝的
  • 00:24:34
    壞了也是皇帝的
  • 00:24:35
    與我何干
  • 00:24:36
    當外敵來襲,王朝傾覆的時候
  • 00:24:39
    那我投降就是了
  • 00:24:40
    不過就是換了一個工作
  • 00:24:42
    換了一個老闆而已
  • 00:24:44
    而宋朝又是如何對待士大夫呢?
  • 00:24:47
    公元1127年
  • 00:24:48
    當金兵佔領汴梁
  • 00:24:50
    攻入太廟的時候
  • 00:24:52
    他們從太廟的夾層中
  • 00:24:54
    又發現了一間密室
  • 00:24:57
    打開密室,裡面空空蕩盪
  • 00:24:59
    只有一個長七八尺,寬四五尺的碑石
  • 00:25:03
    佇立在那裡
  • 00:25:04
    碑石被銷金黃幔遮蔽著
  • 00:25:07
    揭開黃幔
  • 00:25:08
    裡面赫然寫著三句話
  • 00:25:29
    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
  • 00:25:31
    太祖誓碑
  • 00:25:32
    這是宋太祖趙匡胤秘密命人刻的
  • 00:25:35
    一塊碑石
  • 00:25:36
    就放在了太廟的最隱蔽的地方
  • 00:25:38
    並不是什麼人
  • 00:25:40
    都可以看到的
  • 00:25:41
    只有當新皇帝登基的時候
  • 00:25:44
    他才會在一個
  • 00:25:45
    不識字的太監的陪同之下
  • 00:25:47
    進入這個密室
  • 00:25:48
    掀開那道帷幕
  • 00:25:50
    默誦這碑上的文字
  • 00:25:52
    然後銘記於心
  • 00:25:54
    貫徹執行
  • 00:25:55
    這三條密誓,實際上就是兩條
  • 00:25:57
    一個是善待柴氏子孫
  • 00:25:59
    一個就是不殺士大夫與言官
  • 00:26:02
    善待柴氏子孫
  • 00:26:04
    是趙匡胤想要清除
  • 00:26:06
    自五代以來
  • 00:26:07
    那種新朝對舊朝的殺戮
  • 00:26:09
    以及這種殺戮所帶來的戾氣
  • 00:26:11
    趙匡胤祥以和氣代之
  • 00:26:14
    不殺士大夫與言官
  • 00:26:15
    這正是一項亙古未見的德政
  • 00:26:18
    可以說前無古人
  • 00:26:20
    後更無來者!
  • 00:26:22
    這項德政的重要性在於
  • 00:26:23
    就是使得宋代的士大夫
  • 00:26:26
    從對皇權的依附
  • 00:26:27
    發展到了一個相對獨立人格的架構
  • 00:26:30
    由此
  • 00:26:30
    才派生出了
  • 00:26:31
    宋代士大夫們
  • 00:26:33
    以天下為己任的集體意識
  • 00:26:35
    以及共治天下的政治理想
  • 00:26:38
    這項密誓,對於趙匡胤以後的幾代皇帝
  • 00:26:41
    具有類似於大憲章的作用
  • 00:26:43
    後代的皇帝呢
  • 00:26:44
    也大都執行了
  • 00:26:45
    太祖皇帝定下的這道敕令
  • 00:26:48
    在宋神宗期間
  • 00:26:49
    因為在陝西用兵失利
  • 00:26:51
    宋神宗很生氣
  • 00:26:53
    一怒之下
  • 00:26:54
    他下令要殺一個
  • 00:26:56
    當時負責漕運的官員
  • 00:26:58
    這是一名文官
  • 00:26:59
    過了幾天以後
  • 00:27:00
    宋神宗就問當時的宰相蔡確
  • 00:27:03
    說:“那個人殺了嗎?”
  • 00:27:05
    蔡確說:“臣正要向您禀報,還沒殺“
  • 00:27:09
    宋神宗盯著蔡確
  • 00:27:10
    厲聲道:”難道還有什麼疑問嗎?“
  • 00:27:13
    蔡確說:”祖宗以來,未嘗殺士人
  • 00:27:16
    臣不想自陛下始“
  • 00:27:19
    神宗無語
  • 00:27:20
    默然半晌
  • 00:27:21
    說了一句:”那就把他刺面發配吧“
  • 00:27:24
    旁邊的門下侍郎章惇說道:
  • 00:27:26
    “那還不如殺了他呢”
  • 00:27:27
    神宗問為什麼
  • 00:27:29
    章惇說:“士可殺,不可辱”
  • 00:27:32
    神宗大怒,說道:
  • 00:27:33
    “難道快意事,更做不得一見!”
  • 00:27:36
    章惇回答:“如此快意事,不做也罷”
  • 00:27:39
    有宋以來,包括南宋
  • 00:27:41
    只有宋欽宗以及宋高宗
  • 00:27:44
    曾經殺過士大夫
  • 00:27:46
    宋欽宗殺的人是六賊之一的王黼
  • 00:27:49
    王黼是一個舉國上下公認的奸臣
  • 00:27:53
    但宋欽宗殺他
  • 00:27:54
    也不敢說明正典刑
  • 00:27:57
    因為他知道
  • 00:27:58
    祖制不可殺大臣
  • 00:27:59
    所以只能用“盜殺”的名義
  • 00:28:01
    讓下面的人
  • 00:28:03
    偽裝成強盜,將王黼殺掉
  • 00:28:05
    高宗趙構殺了偽皇帝張邦昌
  • 00:28:08
    這也算是一例
  • 00:28:09
    此外高宗趙構
  • 00:28:10
    還殺了太學生領袖陳東
  • 00:28:13
    以及平民歐陽澈
  • 00:28:14
    陳東雖然不是什麼官
  • 00:28:16
    但他也算是個讀書人
  • 00:28:18
    歐陽澈則完全就是一個平民
  • 00:28:21
    高宗之所以殺陳東
  • 00:28:22
    是因為陳東上書
  • 00:28:24
    質疑高宗趙構繼位的合法性
  • 00:28:27
    直言不諱的說
  • 00:28:28
    高宗趙構應該下台
  • 00:28:30
    迎回欽宗,繼續當皇帝
  • 00:28:32
    繼位的合法性方面
  • 00:28:33
    本來就是高宗趙構最敏感的神經
  • 00:28:36
    所以高宗暗地裡找人
  • 00:28:38
    殺掉了陳東和歐陽澈
  • 00:28:40
    宋高宗趙構
  • 00:28:41
    是在南京的應天府
  • 00:28:43
    也就是現在的河南商丘繼位的
  • 00:28:45
    所以他應該沒有看到過
  • 00:28:47
    在東京汴梁太廟中的
  • 00:28:50
    太祖誓碑
  • 00:28:51
    他殺了士大夫與讀書人
  • 00:28:53
    似乎還是有情可原
  • 00:28:55
    據【避暑漫抄】記載
  • 00:28:57
    被擄往金地的宋徽宗
  • 00:28:59
    曾經讓他一名叫曹勳的宦官
  • 00:29:02
    如果有機會逃出去的話
  • 00:29:04
    讓他捎話給高宗趙構
  • 00:29:06
    告訴他
  • 00:29:07
    關於太祖誓碑的內容
  • 00:29:09
    因為他知道
  • 00:29:10
    高宗沒有見到過這個誓碑
  • 00:29:12
    曹勳後來逃出來以後
  • 00:29:14
    將太祖誓碑的內容
  • 00:29:16
    轉告給了高宗趙構
  • 00:29:18
    高宗趙構表現的非常的後悔
  • 00:29:20
    他後悔殺了陳東和歐陽澈
  • 00:29:23
    於是很快就給二人平反,道歉
  • 00:29:25
    賠償全部損失等等
  • 00:29:27
    這其中不乏有政治作秀的成本
  • 00:29:29
    但由此也可見
  • 00:29:31
    太祖誓碑中規定的
  • 00:29:33
    不殺士大夫的祖訓
  • 00:29:35
    得到了以後諸代皇帝的貫徹
  • 00:29:38
    應該說殺王黼,張邦昌
  • 00:29:41
    陳東,歐陽澈這幾起殺士大夫的事件
  • 00:29:44
    應該只能算是個案
  • 00:29:46
    在宋朝的政治主流中
  • 00:29:47
    不誅殺大臣
  • 00:29:49
    已經成為了一條鐵律
  • 00:29:51
    趙匡胤想通過此舉
  • 00:29:53
    達到君臣互敬
  • 00:29:55
    進而達到君臣共治
  • 00:29:57
    不殺士大夫,不殺言官
  • 00:29:59
    使得一千多年前的宋朝
  • 00:30:02
    就已經具有了
  • 00:30:03
    言事人免於恐怖的權利
  • 00:30:06
    這是一個何等偉大的進步
  • 00:30:09
    在很多士大夫的眼裡
  • 00:30:11
    宋朝不是一個獨夫的宋朝
  • 00:30:13
    不是一個小政治利益團體的宋朝
  • 00:30:16
    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
  • 00:30:18
    天下為公
  • 00:30:20
    好的,以上就是本期節目的全部內容
  • 00:30:22
    感謝大家收看
  • 00:30:23
    歡迎大家點贊訂閱
  • 00:30:25
    這裡是楓下雜談
  • 00:30:26
    Frank
  • 00:30:27
    為您帶來有溫度的歷史
  • 00:30:29
    咱們下期節目再見
Etiquetas
  • 顾炎武
  • 亡国
  • 亡天下
  • 士大夫
  • 明清历史
  • 道德崩溃
  • 文化传承
  • 天下与国的关系
  • 官员责任
  • 历史反映